首页 宋代 李廌 李廌 宋代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作者作品 共 421 篇 观吴正献真 次公不许画麒麟,孝宣妙选知名臣。 拜公之像想风度,乃是云台子... 宋诗 7 镜屏诗二首 其一 曲玉回辉莹可观,秋冰壁立动涵澜。 每嗟许国酬身晚,忽觉余光照... 宋诗 6 镜屏诗二首 其二 凝澄不动水渊槃,风拂泉生或细澜。 月影透帘朝日薄,龙辉绕匣夜... 宋诗 6 老叹 此身常恐竟无成,忧患频更已不惊。 下第但能供酒令,他时何意主... 宋诗 6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 其五 青松多陈根,女桑漫柔枝。 虚心任寒暑,宁与铁炭期。 旨酒有妙... 宋诗 6 秋日杂兴 其六 芡珠乃笾实,鸡首真溪毛。 芥羽复丹帻,凌波竞将号。 苍啄胜玄... 宋诗 6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 其六 蜀都蕴奇气,古今生英儒。 歌童选何武,狗监献相如。 煌煌直金... 宋诗 6 鹿门寺 蓬莱鹿门道,莽莽汉津渡。 川涂两缅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厌州... 宋诗 6 光禄朱卿挽词 其七 乐圃林泉好,藤萝荫古台。 仰攀高节处,豫约挂冠来。 凉月空堂... 宋诗 5 秋日杂兴 其三 昔喜马少游,我马仍款段。 古云末路难,百里九十半。 与尔皆调... 宋诗 5 秋日杂兴 其四 黍稷竞登场,荏菽复满畴。 我羹虽不糁,逢年亦解忧。 太平岂无... 宋诗 5 秋日杂兴 其五 秬黍亘广隰,整整万戈矛。 旌旄乱风叶,森森疑战秋。 如闻高奴... 宋诗 5 汝华岩 道人居此岩,诵经岁云久。 鬼神夜护持,空岩击刁斗。 吁嗟已成... 宋诗 5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二 至人孰可测,跨世富英量。 千龄遘治运,万古真遐想。 三台接布... 宋诗 5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 其六 松菊径勿荒,政欲善锄治。 参商菅蒯中,高韵自超异。 区别虽少... 宋诗 5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六 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 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 斯文再炳... 宋诗 5 忆吾庐 缪挟经世策,蚤衰甘湮沦。 吾庐有佳趣,一廛良可亲。 茂林修竹... 宋诗 5 谷隠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得采头二字 其二 山川纳商气,凛凛天地秋。 草木将玄黄,讵肯乌我头。 蚤岁谬怀... 宋诗 5 笔溪 张生古狂夫,草圣称豪迈。 纵横意有得,野马御风快。 醉醒忽惊... 宋诗 5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 其八 蜀山如鸟道,剑阁鬰嵯峨。 嗟君正朱颜,奈此艰险何。 秋雨峨眉... 宋诗 5 « 1 2 3 4 ...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