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屏诗二首 其一

曲玉回辉莹可观,秋冰壁立动涵澜。 每嗟许国酬身晚,忽觉余光照胆寒。 映座未容华表客,整簪空慕鵔鸃冠。 云车一去桥山晚,宝镇于今下古坛。

译文:

这首诗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下面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弯曲如美玉般的镜子反射出光辉,晶莹动人十分可观,它就像秋日的坚冰壁立,波光在其中涌动流转。 我常常叹息自己报效国家、实现抱负的时间太晚,忽然间只觉得这镜子反射的余光都让我胆战心寒。 我虽在这座位旁,但却无法像那华表仙客一样超凡脱俗,只能空自羡慕那头戴鵔鸃冠的贤才。 当年黄帝乘坐云车远去,桥山也暮色渐深,那象征着皇权的宝镇如今已遗落在古老的祭坛之下。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