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向鄞江、面熟是薰风,吹燕麦凫葵。 赖君王洪福,河清可晏,物阜人熙。 想见搴帷使者,随处采声诗。 羡高禽矰弋,离贴天飞。 飞到苍云深处,便敛收毛羽,望暮林归。 可以人不若,剗地挂征衣。 且招呼、麴生为友,对槐阴、时唱两三卮。 今宵好,如钩佳月,放出光辉。

译文:

在鄞江边上,那熟悉的南风轻轻吹拂着,燕麦和凫葵在风中摇曳。全仰仗着君王的洪福齐天,社会安定太平,就像黄河水变清那样祥瑞,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 可以想象那些体察民情的官员,四处去收集民间的歌谣。真羡慕那些高飞的鸟儿,能避开猎取它们的弓箭,贴着天际自由地飞翔。 那鸟儿一直飞到了苍云深处,然后收起羽毛,朝着暮色中的树林归巢。人啊,有时候还不如这鸟儿呢,怎么还被困在仕途之中不能抽身。 不如就招呼美酒做朋友,在槐树的阴凉下,时不时地举杯畅饮,吟咏几曲。今晚的夜色真好啊,那如钩的明月,洒下了明亮的光辉。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