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风雪锢迁客,闭户紧蒙头。 一声门外剥啄,客有从予游。 直自离骚国里,行到林闾屋畔,万里入双眸。 世态随炎去,此意澹於秋。 感毕逋,怀秸鞠,咏夫不,寻师学道虽乐,吾母有离忧。 岁晚巫云峡雨,春日楚烟湘月,诗思满归舟。 来日重过我,应记火西流。

译文:

大风夹着雪,像是一道禁锢的枷锁,困住了我这个被贬谪的人。我只能紧闭房门,把头紧紧蒙起来,躲避这严寒与困境。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原来是有客人来和我一同交游。这位客人啊,从那充满爱国情怀与忧愤的《离骚》的精神国度里走来,一路跋涉到我这简陋的林间房屋旁。万里山河的景象,就这么映入了我们的眼眸。 世间的炎凉态势就像那逐渐消退的炎热一样渐渐远去,而我此刻的心境,比这秋天的景象还要淡泊宁静。 我时而感慨那“毕逋”鸟的遭遇,时而怀念“秸鞠”鸟的鸣叫,时而咏叹“夫不”鸟的孤单。我追寻老师、学习道义,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可我的老母亲却因我被贬而满心忧愁。 年末的时候,巫山云雾缭绕、峡中细雨绵绵;春天来临,楚地烟雾迷蒙、湘水月色柔美。这些美景让我诗兴大发,我的思绪都装满了回家的小船。 等你以后再来拜访我时,应该还记得这火星西移、暑气渐消的时节。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