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轻露沦残暑,哉魄拟初弦。 天台万八千丈,中有紫霞仙。 正理中枢旧武,却忆邻环昨梦,重上蜀青天。 只守伯禽法,с野万云烟。 锦川星,郎位宿,又移躔。 为无结辈十数,踏遍蜀山川。 人识绍兴奉使,家有显谟科约,慧命得公传。 从此造朝去,两地亦青毡。

译文:

这首词的语言较为古奥,典故较多,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轻微的露水渐渐消散了残留的暑气,月牙儿如刚刚初现的弦月一般。天台山高达万八千丈,山中住着那如同紫霞仙子般超凡的人。他曾经在中枢之地施展旧日的才略,却又回想起往昔的经历,如今重新踏上蜀地的天空之下。他只恪守着周公之子伯禽治理鲁国时的法则,使得这郊野之上一片云烟缭绕,呈现出一派安然气象。 锦川的星辰,如同郎位星宿一样闪耀,如今又移动了运行的轨迹。为了身边没有一群志同道合之人,他踏遍了蜀地的山川。人们都还记得他如同绍兴年间的奉使一般尽职,家中有着显谟阁直学士等科第的传统规约,他聪慧的才识与事业传承也由这位贤能之人继承。从此他要前往朝廷任职,无论在蜀地还是朝廷,都能坚守自己的清正与贤德,就如同守护着那青色的毡毯一样,保持高洁与传承。 需要说明的是,词中涉及诸多历史典故和特定指代,准确理解和翻译有一定难度,以上翻译仅供参考,旨在帮助大致把握词的内容和意境。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