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译文:

傍晚的夕阳映照在幽深的翠山之中,那落日的余晖洒落在白龙窟上。 我驾着一叶扁舟,心中涌起如在沧浪之水间畅游的意趣,那淡淡的花影渐渐在水面下消失不见。 小船向西漂浮,融入了苍茫的天色里,向南眺望,正对着高耸入云的宫阙。 由此我想起了那长满莓苔的山峰,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如黑色发丝般的草木上。 泉水与藤萝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清幽,松间的仙鹤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那如碧海般的纯净能让人心神澄澈,如玉膏般的仙药可以润泽人的筋骨。 可忽然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棵枯木,兴致一下子消散,变得木讷起来。 我想在寂静之中应该存在着一方天地,只要内心明澈,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视为无物。 我驾着船随意地在水上迂回漂荡,即便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没有停歇。 心中一片淡泊,意趣无穷无尽,感觉自己仿佛与水波上的明月融为一体了。
关于作者
唐代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