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岭过韶州灵鹫广果二寺其寺院相接故同诗一首

五岭分鸢徼,三天峙鹫峰。 法堂因嶂起,香阁与岩重。 寒水千寻壑,禅林万丈松。 日将轻影殿,风闲响传钟。 佛帐珠幡绕,经函宝印封。 野鸣初化鹤,岸上欲降龙。 北牖泉埃散,南阶石癣浓。 净花山木槿,真蒂水芙蓉。 古塔留奇制,残碑纪胜踪。 一音三界路,十善百灵恭。 流窜同飘萚,登临𫏐杖笻。 摄衣趋福地,跪膝对真容。 忽似毗耶偈,还如舍卫逢。 宿心常恳恳,尔日更颙颙。 苦业暥前际,危光迫下舂。 已知空假色,犹念吉除凶。 覆护如无爽,归飞庶可从。

译文:

### 整体翻译 五岭划分出了鸢鸟栖息的边界,灵鹫峰如同高耸于三天之上般巍峨矗立。 讲法的殿堂依着山峦而建,供佛的香阁与岩石重重相连。 寒冷的溪水在千寻深的沟壑中流淌,禅林里有万丈高的青松。 夕阳的光影轻轻地洒在殿宇之上,微风轻拂,传来悠扬的钟声。 佛帐周围环绕着珍珠装饰的幡旗,经函被珍贵的宝印封着。 野外传来的鸣声好似刚化形成鹤的声音,岸边仿佛有将要降服蛟龙的气势。 北面窗户前泉水溅起的尘埃消散,南面台阶上石藓长得十分浓密。 洁净的花朵是山间的木槿,那真正的花蒂就像水中的芙蓉。 古老的佛塔保留着奇特的形制,残缺的石碑记载着这里的胜景和踪迹。 佛的声音传遍三界之路,秉持十善能让百神灵恭顺。 我像被流放的人,如飘飞的枯叶般漂泊,登临此地暂且拄着竹杖。 整理好衣衫快步走向这福地,跪着面对佛像的真容。 忽然感觉就像听到了毗耶离城的偈语,又如同在舍卫城与佛相逢。 一向以来我的内心常常诚恳虔诚,今日更是满怀敬意。 苦难的业障回顾过去历历在目,生命的时光如迫近黄昏的落日。 我已知晓世间万物是空幻假有之色,却还是祈愿能除去凶险迎来吉祥。 如果佛的庇佑没有差错,我希望能回归安稳的生活。 ### 解析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度岭经过韶州灵鹫、广果二寺时所见的寺院景象和周边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尊崇以及身处困境时渴望得到佛的护佑、摆脱苦难的心情。诗中运用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意象和典故,如“鹫峰”“毗耶偈”“舍卫逢”等,展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同时,对寺院的建筑、自然景观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读者能感受到寺院的庄严和清幽。
关于作者
唐代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