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冯使君山水障子

忆山归未得,画出亦堪怜。 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烟。 笔句冈势转,墨抢烧痕颠。 远浦深通海,孤峰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红泉。 绣与莲峰竞,威如劒阁牵。 石门关麈鹿,气候有神仙。 茅屋书窗小,苔堦滴瀑圆。 松根击石朽,桂叶蚀霜鲜。 画出欺王墨,擎将献惠连。 新诗宁妄说,旧隐实如然。 愿似窗中列,时闻大雅篇。

译文:

我一直想着回归山林,却始终未能如愿,不过您这幅画中的山水也着实惹人怜爱。 画里那崩塌的河岸,完全阻断了道路;荒芜的村落,只有一半地方升起了袅袅炊烟。 画笔勾勒之处,山冈的走势婉转多变;墨色挥洒之时,好似野火燃烧后的痕迹那般张狂。 远方的水滨深深与大海相连,孤独的山峰冷峻地倚天而立。 简陋的柴棚里坐着一位超凡脱俗的隐士,正用山间涌出的红色泉水煮着新采的露茶。 这画作的精美能与莲花峰相媲美,它的雄伟就如同剑门关那般令人震撼。 石门仿佛是天然的关卡,拦住了麈鹿的去路,画中的气候仿佛是神仙居住之地才有的。 那茅屋的书窗小小的,长满青苔的台阶上,瀑布落下溅起的水珠圆润可爱。 松树的根抵在石头上,已然腐朽;桂树的叶子经霜侵蚀,却依旧鲜嫩。 这幅画的精妙甚至超过了王墨的画作,我真想把它捧去献给像谢惠连那样有才华的人。 我新写的这首诗可没有乱说,我曾经隐居之地的景色确实就像画里这般。 我真希望能像画中景色一样陈列在窗前,时时能聆听您高雅的诗篇。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