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 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 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 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 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 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 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 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

译文:

清晨,我登上妙喜寺的峰顶,心怀友人,凝望那空旷的蓝天。我清扫掉门前的积雪,打开寺院的大门,又洒了些水,把僧人的坐席打扫得干干净净,只盼着友人能舒适地到来。 虽然和友人当面谈笑交流被阻隔,但我在想象中似乎能看到他的风采仪态。树叶一动,我的心就跟着紧张起来,仿佛友人来了;我侧耳倾听,连泉水滴落的声音都不放过,生怕错过他的脚步声。 我不怕会遇到咆哮的老虎,却担心他会被突然爆发的急流阻隔。之前我们约好了,可又怕他万一顾不上赴约,毕竟我知道他有时会打破常规。 现在,也不知是谁在山下,冒着秋天的连绵细雨,脚步在淅沥声中前行。而我也能自得其乐,手持轻便的禅杖去修行。松涛声让我的幽情更加舒畅,山间的意趣引导我走向更深远的地方。 抬眼望去,看不到世俗之人,我在奇异的石头上题诗,倒也十分惬意。这贫瘠的山中没什么好东西,我也只能凭借这些山林之趣来邀请好友了。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