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 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 绿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 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 古观茅山下,诸峰欲曙时。 真人是黄子,玉堂生紫芝。 禅门至六祖,衣钵无人得。 古墓碑表折,荒垅松柏稀。 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 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 今非古狱下,莫向斗边看。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窗风枯砚水,山雨慢琴弦。

译文:

### 《松树有死枝》 松树已经有了枯死的枝条,坟墓之上只有青苔蔓延。 石门紧闭,没有人进入,古老的树木也没有开花。 翠绿的竹子即便在寒冷的岁月中依然挺立,旧日的友人却大多都已衰老。 在静谧之中能看见皎洁的月色,从幽深之处能听闻潺潺的泉声。 ### 《古观茅山下》 古老的道观在茅山之下,群山在即将破晓的时候显得格外宁静。 有道的真人就像黄子一样超凡,华美的殿堂里生长出紫色的灵芝。 ### 《禅门至六祖》 禅宗到了六祖惠能之后,那象征传承的衣钵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得到了。 古老的墓碑已经折断,荒芜的坟茔边松柏也变得稀疏。 ### 《秋深知气正》 到了深秋时节,便能感觉到气候愈发清爽纯正,因为家离山近,更能觉察到山间的寒意。 山中的僧人不记得重阳节的日子了,因为看到茱萸才想起了去年的情景。 ### 《今非古狱下》 如今已不是在那古老的牢狱之下,不要再朝着北斗星的方向凝望了。 ### 《海月生残夜》 海上的明月在夜将尽时升起,江上的春意已悄然闯入我这暮年之人的生活。 窗外的风让砚台里的水都干涸了,山间的雨缓缓地打湿了琴弦。
关于作者
唐代灵澈

灵澈,字源澄,姓汤氏,会稽人,云门寺律僧也。少从严维学为诗,后至吴兴,与僧皎然游。贞元中,皎然荐之包佶,又荐之李纾,名振辇下。缁流嫉之,造飞语激中贵人,贬徙汀州,会赦归乡。诗一卷,今存十六首。 灵澈,字源澄,姓汤氏,会稽人,云门寺律僧也。少从严维学为诗,后至吴兴,与僧皎然游。贞元中,皎然荐之包佶,又荐之李纾。名振辇下,缁流嫉之,造飞语激中贵人,贬徙汀州,会赦归乡。诗一卷,今存十六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