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隐清辉,一毫分险阻。 金翅动身摩日月,银河转浪洗乾坤。 须知手笔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 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 数家鱼网疎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 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 压低吴楚遥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 半身落日离秦树,一路平芜入楚烟。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幽鸟唤人穿竹去,野猨寻果出云来。

译文:

### 整体理解与说明 这是唐代诗人沈彬留存下来的一些诗句断章,并非完整诗作。这些诗句意境多样,有大气磅礴之景,也有清幽雅致之境,下面逐句为你翻译。 ### 诗句翻译 1. **“尺素隐清辉,一毫分险阻。”** 一尺见方的白色丝绸隐隐透着清朗的光辉,一笔下去便能划分出艰难险阻之境。这里“尺素”可能指绘画用的绢帛等,“一毫”指笔锋。 2. **“金翅动身摩日月,银河转浪洗乾坤。”** 那金色翅膀的神鸟振翅而起,身躯庞大到仿佛能触摸到日月;银河翻涌起滚滚波浪,似乎要将整个天地乾坤都洗涤一番。此句想象奇特,营造出宏大壮阔的场景。 3. **“须知手笔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 要知道只要有高超的技艺和谋划安排好一切,就不用害怕整治山河会有多么困难。这里的“手笔”可以理解为有能力之人的谋划与作为。 4.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 城市的大街小巷里,达官贵人的车马拥挤,暗中争抢道路;天下到处都在发生战乱,各方势力各怀心思,离心离德。描绘了社会的混乱和人心的不齐。 5. **“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 城边弯曲的地方,一条河流环绕着城墙缓缓流淌;天空仿佛与群山有约定,群山连绵不断地向着城郭延伸而来。展现出城市周边的地理风貌。 6. **“数家鱼网疎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 几户渔家的渔网在稀疏的云朵之外若隐若现,河岸边,夕阳残照,正飘洒着细细的雨丝。勾勒出一幅宁静又略带朦胧的渔村晚景图。 7. **“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 倾斜的松树在傍晚的光影下,它的影子与祭坛边的野草相互交织;寺庙的钟声震荡着,带着秋意融入吹进殿堂的风中。营造出一种清幽、肃穆的氛围。 8. **“压低吴楚遥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 (可能指山峰之类)它的气势压低了吴楚大地,远远地似乎将江水都包容其中;它冲破云霞,独自傲立在天际。凸显出其雄伟、挺拔的姿态。 9. **“半身落日离秦树,一路平芜入楚烟。”** 西沉的落日有一半已隐没在秦地的树林之后,眼前是一片平坦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楚地那如烟的雾气之中。描绘了旅途所见的苍茫之景。 10.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它的清幽仿佛独占了月亮映照下三峡水的那份澄澈,它的秀丽好像偷偷窃取了云外十洲春天的美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事物的清幽秀丽。 11. **“幽鸟唤人穿竹去,野猨寻果出云来。”** 幽静山林中的鸟儿啼叫着,好像在呼唤着人们穿过竹林而去;野猿猴为了寻找果实从云雾中跑了出来。展现出山林中充满生机的景象。
关于作者
唐代沈彬

[约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间在世]字子文,(五代诗话作子美。此从唐才子传)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间在世,年约九十岁左右。少孤,苦学。应举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隐云阳山数年。又游岭表,约二十年,始还吴中。与僧虚中、齐己为诗友。时南唐李升镇金陵,旁罗俊逸儒宿。彬应辟,知升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升大喜,授秘书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归,徙居宜春。时年八十余。李璟以旧恩召见,赐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