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二月半寓言

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 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余。 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 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 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 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 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 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 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 爱离方自此,廻望独踌躇。

译文:

二月正值美好的春光过了一半,天空澄澈,这是一片晴朗景色刚刚呈现的时候。 有人有所奉献,自然也会有人接受;而一切事物的消散灭尽,最终都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佛教的教化事迹在这官寺中流传,我怀着虔诚之心前来拜谒这梵天净土。 殿堂之上,花朵飘落覆盖了席子;楼阁周围,稀疏的柳枝垂落。 枝桠间有共命鸟栖息相伴,水面上有象征长生的鱼儿游弋。 我探寻着通向彼岸的道路,仿佛迷路之后找到了真正能渡我出苦海的车乘。 行走在幽深静谧的寺中,周围一片安静;与高僧精妙地谈论佛法,世俗的心态都被祛除了。 我像偶然遇到稻麻一样欣喜于在这里的遭遇,又像蓬草的外皮一样悲怆迷茫。 我不能长久停留在这长安的街道上,现在要题写诗篇于蜀郡的车舆之上了。 从这里开始我将离开这令我心生喜爱之地,回头遥望,独自徘徊犹豫。
关于作者
唐代苏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