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 有家抛上国,无罪谪遐方。 负笈将辞越,扬帆欲泛湘。 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雅道何销德,妖星忽耀芒。 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 盗据三秦地,兵缠八水乡。 战尘轻犯阙,羽斾远巡梁。 自此修文代,俄成讲武场。 熊罴驱涿鹿,犀象走昆阳。 御马迷新栈,宫娥改旧妆。 五丁功再覩,八难事难忘。 凤引金根疾,兵环玉弩彊。 建牙虽可恃,摩垒讵能防。 霍庙神遐远,圯桥路杳茫。 出师威似虎,御敌狠如羊。 眉画犹思赤,巾裁未厌黄。 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觞。 僭侈彤襜乱,諠呼绣𩭪攘。 但闻争曳组,讵见学垂缰。 鹊印提新篆,龙泉夺晓霜。 军威徒逗挠,我武自维扬。 负扆劳天眷,凝旒念国章。 绣旗张画兽,宝马跃红鸯。 但欲除妖气,宁思蔽耿光。 晓烟生帝里,夜火入春坊。 鸟怪巢宫树,狐骄上苑墙。 设危终在德,视履岂无祥。 气激雷霆怒,神驱岳渎忙。 功高分虎节,位下耻龙骧。 遍命登坛将,巡封异姓王。 志求扶坠典,力未振颓纲。 汉路闲雕鹗,云衢驻骕骦。 宝装军器丽,麝裛战袍香。 日覩兵书捷,时闻虏骑亡。 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 上略咸推妙,前锋讵可当。 纡金光照耀,执玉意藏昂。 覆𫗧非无谓,奢华事每详。 四民皆组绶,九土堕耕桑。 飞骑黄金勒,香车翠钿装。 八珍罗膳府,五采鬬筐床。 宴集喧华第,歌钟簇画梁。 永期传子姓,宁误犯天狼。 未覩君除侧,徒思玉在傍。 窜身奚可保,易地喜相将。 国运方夷险,天心讵测量。 九流虽暂蔽,三柄岂相妨。 小孽乖躔次,中兴系昊苍。 法尧功已普,罪己德非凉。 帝念惟思理,臣心岂自遑。 诏催青琐客,时待紫微郎。 定难输宸算,胜灾减御粱。 皇恩思荡荡,睿泽转洋洋。 偃卧虽非晚,艰难亦备尝。 舜庭招谏鼓,汉殿上书囊。 俭德遵三尺,清朝俟一匡。 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窜逐同天宝,遭罹异建康。 道孤悲海澨,家远隔天潢。 卒岁贫无褐,经秋病泛漳。 似鱼甘去乙,比蟹未成筐。 守道慙无补,趋时愧不臧。 殷牛常在耳,晋竖欲潜肓。 忸恨山思板,怀归海欲航。 角吹魂悄悄,笛引泪浪浪。 乱觉乾坤窄,贫知日月长。 势将随鹤列,忽喜遇鸳行。 已报新回驾,仍闻近纳隍。 文风销劒楯,礼物换旗裳。 紫闼重开序,青衿再设庠。 黑头期命爵,頳尾尚忧鲂。 吴坂嘶骐骥,岐山集凤皇。 词源波浩浩,谏署玉锵锵。 饲雀曾传庆,烹蛇讵有殃。 [弢]弓挥劲镞,匣劒淬神铓。 谔谔宁慙直,堂堂不谢张。 晓风趋建礼,夜月直文昌。 去国时虽久,安邦志不常。 良金𬬻自跃,美玉椟难藏。 北望心如斾,西归律变商。 迹随江燕去,心逐塞鸿翔。 晚翠笼桑坞,斜晖挂竹堂。 路愁千里月,田爱万斯箱。 伴钓歌前浦,随樵上远冈。 鹭眠依晚屿,鸟浴上枯杨。 惊梦缘欹枕,多吟为倚廊。 访僧红叶寺,题句白云房。 颿外青枫老,尊前紫菊芳。 夜灯银耿耿,晓露玉瀼瀼。 异国慙倾盖,归涂俟并粮。 身虽留震泽,心已过雷塘。 执友知谁在,家山各已荒。 海边登桂檝,烟外泛云樯。 巢树禽思越,嘶风马恋羌。 寒声愁听杵,空馆厌闻螀。 望阙飞华盖,趋朝振玉珰。 米慙无薏苡,面喜有桄榔。 话别心重结,伤时泪一滂。 伫归蓬岛后,纶诏润青缃。

译文:

### 前半部分:乱世流离之苦与局势乱象 如今祸乱频仍,连上天都已心生厌弃,而我这流离失所的旅人,满心都是哀伤。我本有家,却不得不抛却繁华的上国,自己无罪,却被贬谪到这遥远的地方。我背着书箱即将离开越地,扬起风帆打算泛游湘江。这避乱的时势让我难以停下脚步,感慨时事更是让我愁肠百结。 那高雅的道德之道如今渐渐消逝,而妖星却突然闪耀出不祥的光芒。中原大地刚刚燃起战火,偏远的地方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盗贼占据了三秦之地,战火缠绕着八水之乡。战争的烟尘轻易地进犯京城,皇帝的仪仗远巡到了梁州。从此,这原本崇尚文治的时代,转眼间变成了打仗的场所。就像当年黄帝在涿鹿驱赶熊罴作战,刘秀在昆阳驱使犀象冲锋一样,如今也是战事不断。御马迷失了新的马栈,宫娥也改变了旧日的妆容。五丁开山那样的功绩再次出现(这里或许指艰难的战事推进),那八难之事让人难以忘怀。凤凰引领着皇帝的车驾疾驰,士兵们环绕着强大的玉弩。竖起军旗虽然看似有所依仗,但面对敌人的进攻又怎能真正防守得住呢?霍庙的神灵遥远难以庇佑,圯桥的道路也渺茫难寻。那些出征的将领看似威风如虎,可抵御敌人时却像软弱的羊。他们画着红色的眉毛还想着效仿赤眉军(可能指有不轨之心),裁剪着黄色的头巾也不满足。清晨,他们骑着鸣响的铁骑奔走,夜晚,却尽情地举杯畅饮。那些僭越奢侈的红色车帷杂乱不堪,喧闹呼喊声中绣帘也在晃动。只听到他们争抢着高官厚禄,哪里能看到他们有像黄狗救主(垂缰之义)那样的忠诚呢?新的官印不断被授予,龙泉宝剑在清晨闪耀着霜光。然而军队的威风只是徒有其表,行动迟缓,我们的武力在维扬之地也未见发挥作用。 皇帝忧心国事,劳烦上天眷顾,专注于国家的典章制度。绣旗上画着猛兽,宝马跳跃如红鸯。皇帝只想除掉这邪恶的妖气,哪里会想到这会遮蔽了光明呢?清晨的烟雾笼罩着京城,夜晚的战火蔓延到了春坊。鸟儿怪异的在宫廷的树上筑巢,狐狸骄横地爬上了上苑的墙。国家设置危难终究在于德行,审视自己的行为难道没有吉祥之兆吗?愤怒之气激起了雷霆之怒,神灵驱使着山川河海都忙碌起来。功劳大的人被授予虎节,职位低下的人却以龙骧之位为耻。皇帝遍命那些登坛拜将之人,还分封异姓王。他们立志要扶起那将要坠地的典章制度,可力量却不足以重振那颓败的纲纪。汉路之上,那些有才能的人如雕鹗般闲置,云衢之中,骏马也停驻不前。军队的武器装饰得华丽无比,战袍散发着麝香的香气。每天都能看到兵书上传来的捷报,时不时也能听到敌人骑兵被消灭的消息。人们看到执法者(獬豸象征)会心惊,就像雀鸟等着螳螂那样,心怀不轨者伺机而动。那些高明的战略都被推崇为精妙,可前锋的力量又怎能抵挡得住呢?官员们身上的金印光彩照耀,拿着玉笏时神情傲慢。国家就像鼎里的食物倾覆了,并非没有原因,奢华之事总是那么明显。士农工商四民都热衷于做官,天下的耕地和桑田都荒废了。飞骑的马勒是黄金打造,香车装饰着翠钿。膳食府里摆满了八珍美食,筐床上五彩斑斓。宴会在豪华的府邸中喧闹举行,歌钟之声在画梁间环绕。他们一心想着把富贵传给子孙,哪里会想到会冒犯那天狼星所象征的灾祸呢?还没看到君主除掉身边的奸佞,只空想着贤才在君主身旁。我四处逃窜,自身都难以保全,换个地方也只是庆幸有人相伴。 ### 中间部分:国家局势与个人心境 国运正处于艰难险阻之中,上天的心意又怎能轻易测量呢?九流的学说虽然暂时被遮蔽,但三种权力(君权、父权、夫权之类,这里可能泛指权力体系)又怎会相互妨碍呢?小小的妖孽违背了正常的运行次序,国家的中兴还是要看上天的安排。皇帝效法尧帝,功绩已经普及,能够自我反省,德行并不浅薄。皇帝一心想着治理好国家,臣子们又怎敢有片刻的闲暇呢?诏书催促着那些在青琐门任职的官员,朝廷时刻等待着紫微郎这样的贤才。平定危难要依靠皇帝的英明决策,战胜灾害要减少皇室的用度。皇帝的恩泽浩荡,智慧的光芒洋洋洒洒。我虽然现在隐居还不算晚,但艰难困苦也都一一尝遍了。就像舜帝朝堂设有招谏鼓,汉朝宫殿有上书囊一样,如今也应倡导节俭的品德,遵循法律,等待有贤才来匡扶朝政。世人都像渔父一样沉醉不醒,我却效仿接舆佯狂避世。我被贬逐的遭遇就像天宝年间的人们一样,可遭受的灾难又和建康时期不同。我孤苦伶仃,在海边悲叹,家乡遥远,隔着天潢星难以相见。一整年都贫困得连粗布衣服都没有,入秋之后又生病,像在漳水之上漂泊。我就像鱼甘愿离开鱼钩,又像螃蟹还没长成一筐。我坚守道义却惭愧没有什么补益,追逐时势又惭愧做得不好。那殷牛鸣叫般的烦恼常在耳边,晋竖那样的疾病也快要深入膏肓。我羞愧愤恨,思念着家乡的山峦,渴望着归乡,就像想要航海一样急切。号角声吹得我神魂悄寂,笛声引得我泪水流淌。战乱让我觉得乾坤都变得狭窄,贫穷让我觉得日月漫长。我本打算像鹤一样独自隐居,忽然又欣喜地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 后半部分:局势好转与个人期盼 已经传来皇帝新回京城的消息,还听说朝廷最近关心百姓疾苦。文风逐渐兴起,战争的刀剑盾牌开始被摒弃,礼物代替了军旗战裳。皇宫的紫闼重新开启秩序,学校里又有了读书的学子。年轻人期望着被授予爵位,可我却像红尾巴的鲂鱼一样还在担忧。吴坂上的骐骥在嘶鸣,岐山上聚集着凤凰。文人的词源如波涛浩浩荡荡,谏署里的官员们品德高尚,声音锵锵。喂养雀鸟曾有过吉祥的传说,烹蛇又怎会有灾祸呢?把弓收藏起来,不再射出劲箭,把剑放入匣中,让它淬出更锋利的光芒。我直言进谏,并不惭愧自己的正直,堂堂正正,也不比古人逊色。清晨迎着晓风前往建礼门,夜晚伴着明月在文昌殿当值。离开国家虽然时间已久,但我安邦定国的志向从未改变。就像好的金子在炉中会自己跳跃而出,美玉藏在匣中也难以掩盖它的光芒。我向北遥望,心就像旗帜一样飘荡,西归之时节气已到了商秋。我的踪迹随着江燕离去,心却追逐着塞鸿飞翔。傍晚的翠绿笼罩着桑坞,斜晖挂在竹堂之上。我担忧着千里路途上的明月,喜爱着那万箱的粮食。我伴着渔人在前面的水浦唱歌,跟着樵夫登上远处的山冈。白鹭在晚屿边栖息,鸟儿在枯杨上洗浴。我因为斜靠着枕头而惊醒了梦,因为倚着回廊而多有吟咏。我去红叶寺拜访僧人,在白云房里题下诗句。船帆外的青枫已经老去,酒杯前的紫菊正散发着芬芳。夜晚的灯光如银般明亮,清晨的露水如玉般晶莹。在异国他乡,我惭愧能遇到知己,归乡的路途还等着积攒粮食。我的身体虽然留在震泽,但心早已飞过雷塘。我的挚友不知还有谁在世,家乡的山峦都已经荒芜。我在海边登上桂木做的船桨,在烟雾外扬起如云般的船帆。巢居在树上的鸟儿思念着越地,嘶鸣着的马眷恋着羌地。寒夜里听到捣衣杵的声音让我忧愁,空荡的馆舍里听到寒螀的叫声让我厌烦。我望着京城,想象着自己能乘上华盖之车,前往朝廷,身上的玉佩叮当作响。我惭愧自己没有像马援那样带回薏苡(比喻没有好的政绩),但欣慰脸上还有桄榔般的气色。话别的时候,我的心又重新纠结起来,感伤时事的泪水滂沱而下。我期待着回到蓬岛之后,能得到皇帝的诏书,让我的文章也能增添光彩。
关于作者
唐代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