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夕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 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 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译文:

我抱着琴走出了南楼,此时空气清爽,天上的浮云都消散不见了。 松间的风呼呼作响,好似那天然的箫声在悠悠回荡;我漫步在铺满翠竹的小路上,脚下仿佛把洒落在地上的月光都踏碎了。 后山的鹤鸣声渐渐停歇,四周安静下来;而前面水边的荷花正散发着阵阵清香。 这清幽寂静的环境,伴随着美好的深夜时光,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与这人世间完全隔绝开来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