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

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 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 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 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 五行幽机畅,三蕃妙键开。 味同甘露洒,香似逆风来。 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烧灰。 人寻鹤洲返,月逐虎谿回。 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 愿陪为善乐,从此去尘埃。

译文:

武三思这位皇亲国戚在参加完三雍(太学、明堂、灵台)的活动后,有了闲暇时光,便前往隐居在嵩山二室山角落禅房里的复礼上人处。 忽然听闻他从华丽的桂苑(指代繁华之地)而来,脚步移向了这禅院的花台。 复礼上人敏而好学,精通多种技艺,高谈阔论尽显其出众的辩才。 他看待是非不会拘泥固执,内心空明,没有丝毫被猜疑的困扰。 他对五行的幽微玄机理解透彻,阐述佛法的三蕃义理时,能巧妙地打开关键。 他的话语如同甘露洒下般令人感觉清甜,散发的智慧香气仿佛逆风都能传来。 禅院的台阶古老,还留存着方形的石块;池塘清澈,能分辨出曾经焚烧香物留下的灰烬。 人们追寻着如同仙人般的复礼上人,从那仙鹤栖息的洲渚返回;明月也仿佛追随众人沿着虎谿回转。 我翘首踮脚,瞻仰着武三思华丽的车驾,心中想着像复礼上人那样攀缘佛法、渡脱尘世。 我愿意陪伴着大家一起践行善事,从此摆脱尘世的纷扰。
关于作者
唐代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