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贵贱虽殊等,平生窃下风。 云泥势已绝,山海纳还通。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 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 畴昔尝论礼,兴言每匪躬。 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 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 天文虚北斗,人事罢南宫。 上幸既伤旧,下流弥感衷。 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

译文:

尽管身份地位有高低不同的等级差别,但我向来对李尚书十分钦慕,自愧不如。 如今他与我就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地位的差距已到了永隔的地步,但他宽广如山海般的胸怀曾对我包容相通。 忽然惊叹那些曾经如同登上龙门般荣耀的人,如今李尚书却像离去的仙鹤一样逝去。 他留下的琴音和诗作还可以寄托情思,可他的佩剑和鞋子却已空余,人已不在。 往昔我们常常一起讨论礼仪之事,他发言总是一心为公,毫不为自己谋私。 人们会怀念他像崔琰那样正直的议论,朝廷也失去了像祭遵那样的贤能大臣。 他一心为善,可神灵为何如此残酷,他秉持仁义,命运却并不顺遂。 天空中的北斗星看似还在,可人事上尚书之位已空,他的离世让朝堂上相关事务都停了下来。 皇上哀伤失去了旧臣,下层的人也更感悲痛。 我没有能力报答这样的国士,只能徒劳地向苍天发问,为何如此。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