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帝命诗书将,登坛礼乐卿。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斾旌。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 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 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

译文:

皇帝任命了这位精通诗书的将领,让他登上将坛,成为掌管礼乐的显要公卿。 国家的三边地区要想高枕无忧,他就如同万里长城一般可靠。 他面对宾客时,依然身着褒衣博带,尽显儒将风范,而前来拜访他的人众多,府门前已经插满了旗帜。 他腰间佩戴着五条绶带,无比尊贵,他一家因他而荣耀,也象征着天下的荣耀。 郊外的野水旁边,新生的燕子飞来飞去;芬芳的郊野中,夏莺欢快地啼叫。 送别时,风儿吹动,骏马嘶鸣;夕阳西下,人们望着宫殿上的铜柱。 榆塞那边,孤独的炊烟袅袅升起,显得格外妩媚;银川之地,绿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他手下有如猛虎般勇猛的战士,拿着戈矛;还有能一箭射落大雕的神箭手。 他就像魏绛一样,提出的建议值得采纳;也像陈汤一样,偶尔就能成就非凡的功业。 如果想要名垂青史,以安静沉稳取得胜利就是最大的功名。
关于作者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