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善才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 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 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珮相瑳切。 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此时奉诏侍金銮,别殿承恩许召弹。 三月曲江春草绿,九霄天乐下云端。 紫髯供奉前屈膝,尽弹妙曲当春日。 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 日曛尘暗车马散,为惜新声有余叹。 明年冠劒闭桥山,万里孤臣投海畔。 笼禽铩翮尚还飞,白首生从五岭归。 闻道善才成朽骨,空余弟子奉音徽。 南谯寂寞三春晚,有客弹弦独凄怨。 静听深奏楚月光,忆昔初闻曲江宴。 心悲不觉泪阑干,更为调弦反复弹。 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 自怜淮海同泥滓,恨魄凝心未能死。 惆怅追怀万事空,雍门感慨徒为尔。

译文:

唐玄宗夜晚驾临宫廷里的游乐之处,金銮殿大门敞开,高高地燃着烛火。 东边教坊的弟子曹善才,捧着琵琶进献新创作编排的曲子。 美貌的歌女们一排排坐着,她们都是来自各地的佳人,笙和笛参差不齐地响着,伴随着一片欢声笑语。 皇帝安静地聆听着朱弦弹奏的乐曲,其他乐器都安静下来,没人敢再演奏。 装饰着衔花金凤的琵琶在曹善才手中,他转动手腕拨弦、拢弦,时而急促地挥抹。 乐声如鲜花翻卷、凤凰长鸣,仿佛从天上传来,乐音回旋,如同春日的雪花在殿中飞舞。 他抽弦奏出的新曲调悠扬响起,好似金铃和玉佩相互撞击发出的清脆声响。 乐声又像林间流莺母子欢快地飞鸣,又似天空中雌雄仙鹤对着明月长唳。 那时我奉诏在金銮殿侍奉皇帝,在别殿受到恩宠得以让曹善才来弹奏。 阳春三月,曲江畔春草碧绿,仿佛九霄的仙乐从云端飘落人间。 紫髯的乐师恭敬地在御前屈膝,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尽情弹奏着美妙的曲子。 乐声如寒冷的泉水喷射而出,又像陇水奔流;又好似胡地的大雁翻飞着向天边飞去直至消失不见。 天色渐暗,车马纷纷散去,人们都因这美妙的新声而心生惋惜,不断发出赞叹。 第二年,皇帝驾崩葬于桥山,我这万里之外的孤臣被贬到海边。 如同被关在笼中的鸟儿折断了翅膀,还想着有朝一日能飞翔,我白发苍苍才从五岭归来。 听闻曹善才早已化作朽骨,只剩下他的弟子传承着他的音乐技艺。 南谯城寂寞冷清,已经到了晚春时节,有位乐师独自弹奏着琴弦,曲调充满了凄怨。 我静静地聆听着深沉的弹奏,仿佛看到了楚地的月光,回忆起当初在曲江宴上第一次听到曹善才弹奏的情景。 心中悲痛,不知不觉泪水纵横,乐师又为我反复调整琴弦弹奏。 乐声如秋风吹动神女的玉佩,又像月珠敲击着水晶盘,清脆而动人。 我自怜如同淮海之地的泥滓般渺小,心中满是遗恨和哀愁,魂魄仿佛凝固却又未能死去。 惆怅地追怀往事,一切都成了空,就像雍门周那样的感慨也只是徒劳罢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