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

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 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 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 两三丛烂熳,十二叶参差。 背日房微歛,当阶朵旋欹。 钗葶抽碧股,粉蘂扑黄丝。 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 周回看未足,比谕语难为。 句漏丹砂里,僬侥火燄旗。 彤云賸根蒂,绛帻欠缨緌。 况有晴风度,仍兼宿露垂。 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 有意留连我,无言怨思谁。 应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 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 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

译文:

我刚刚写完用紫泥封缄的诏书,起身吟咏起关于红芍药的诗篇。 起草好的诏书封好送走的时候,正好是芍药花刚刚绽放的时刻。 我坐在那里,长时间地钩起帘子对着芍药花观赏;起身走动着去看,脚步也不由得迟缓下来。 两三丛芍药花烂漫地开放着,十二片花瓣参差不齐。 背着阳光的花房微微收敛,正对着台阶的花朵渐渐倾斜。 花茎像发钗一样抽出碧绿的枝干,粉色的花蕊扑向黄色的花丝。 花朵轻轻摇曳,饱含着无限的情思,低斜的姿态仿佛力量难以支撑。 我前后左右看了又看,总觉得看不够;想要用言语来比喻它,却又实在难以表达。 它像句漏山的丹砂那样艳丽,又似僬侥国的火焰旗帜般夺目。 它的云霞般的色泽连带着花根,就像红色头巾却少了帽带缨穗。 况且还有晴朗的微风轻轻拂过,又带着昨夜的露珠垂挂。 它仿佛是用香料薰染过的彩色画,又好似洒上胭脂的泪珠。 它像是有意要挽留我,却又默默无言,不知在埋怨谁。 它应该是发愁明天就要凋零,好似怨恨要等上一整年才能再开。 荷花是根茎连着花萼生长在泥里,玫瑰是带刺环绕着花枝。 若要将它们相比较,实在难分高下,只有我的眼睛和内心能够体会其中的美妙。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