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驿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谿。 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 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 谓言青云具,瑚琏杂象犀。 谓言青云吏,的的颜如珪。 怀此青云望,安能复久稽。 攀援信不易,风雨正凄凄。 已怪杜鹃鸟,先来山下啼。 才及青云驿,忽遇蓬蒿妻。 延我开荜户,凿窦宛如圭。 逡巡吏来谒,头白颜色黧。 馈食频叫噪,假器仍乞醯。 向时延我者,共舍藿与藜。 乘我牂牁马,蒙茸大如羝。 悔为青云意,此意良噬脐。 昔游蜀门下,有驿名青泥。 闻名意惨怆,若坠牢与狴。 云泥异所称,人物一以齐。 复闻阊阖上,下视日月低。 银城蘂珠殿,玉版金字题。 大帝直南北,群仙侍东西。 龙虎俨队仗,雷霆轰鼓鼙。 元君理庭内,左右桃花蹊。 丹霞烂成绮,景云轻若绨。 天池光滟滟,瑶草绿萋萋。 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 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笄。 云韶互铿戛,霞服相提携。 双双发皓齿,各各扬轻袿。 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隄。 秽贱灵所恶,安肯问黔黎。 桑田变成海,宇悬烹为韲。 虚皇不愿见,云雾重重翳。 大帝安可梦,阊阖何由跻。 灵物可见者,愿以谕端倪。 虫蛇吐云气,妖氛变虹蜺。 获麟书诸册,豢龙醢为臡。 凤皇占梧桐,丛杂百鸟栖。 野鹤啄腥虫,贪饕不如鸡。 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灵物比灵境,冠履宁甚睽。 道胜即为乐,何慙居稗稊。 金张好车马,于陵亲灌畦。 在梁或在火,不变玉与鹈。 上天勿行行,潜穴勿凄凄。 吟此青云谕,达观终不迷。

译文:

在那高耸入云的青云岭下,是一道深达千仞的山溪。我在岭下徘徊,实在难以攀登上去,人已经疲倦不堪,马也在嘶鸣着抗议。 我本一心渴望踏上青云之路,就好像望着那通往丹霞的天梯一般满怀憧憬。我曾以为,那青云驿必定是有着精美的绣户,宛如芙蓉闺阁般华丽;以为能骑着装饰着玉勒、有着黄金蹄的骏马;以为青云驿中定是摆满了像瑚琏、象犀这类珍贵的器物;还以为青云驿的官吏个个都容貌俊美,如同美玉一般。怀揣着这样的青云之望,我怎能在此长久停留。 然而,攀爬的过程实在艰难,风雨也正凄凄惨惨地飘落。我正满心奇怪,为何杜鹃鸟早早地就在山下啼叫。好不容易到了青云驿,却忽然见到一位穿着简陋、如同蓬蒿般普通的女子。她为我打开柴门,那门旁凿出的孔洞就像玉圭一样。过了一会儿,官吏前来拜见,只见他头发花白,脸色黑黄。他送来食物时还不停地叫嚷,借东西时还讨要醋。之前给我开门的女子,和我一同吃着野菜。她骑着我那牂牁马,那马的毛发蓬松得像公羊一样。我后悔自己对青云的幻想,这后悔之情真是难以言说。 以前我在蜀地时,有个驿站叫青泥驿。听到这个名字就让人心情凄惨,仿佛坠入了牢狱一般。“云”和“泥”这两个称呼相差甚远,但里面的人和事却没什么不同。 我又听闻在那天宫阊阖之上,往下看日月都显得很低。银色的城池中有蕊珠殿,殿上的牌匾是用玉版和金字题写的。天帝端坐在南北方向,众多仙人在东西两侧侍奉。龙虎整齐地排列成仪仗队,雷霆轰鸣如同战鼓敲响。元君在庭院中治理事务,左右两边是桃花盛开的小路。丹霞绚烂得如同美丽的锦缎,彩云轻柔得好似光滑的丝绸。天池波光粼粼,瑶草翠绿茂盛。众多仙人成千上万,个个容颜柔美如白茅的嫩芽。他们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簪。仙乐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身着霞衣的仙人相互搀扶。他们双双露出洁白的牙齿,各自扬起轻薄的衣衫。天帝的福佑之乐似乎没有尽头,而那茫茫大海却无边无际。天帝厌恶污秽低贱的事物,怎么会关心百姓的死活呢? 就算桑田变成大海,宇宙被烹成肉酱又如何。那虚幻的天帝不愿相见,被重重云雾遮蔽着。想见天帝只是一场梦,又怎么能登上那阊阖天门呢。那些所谓的灵物,如果真能见到,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就像虫蛇能吐出云气,妖氛能变成虹霓。麒麟被捕获后被记载在史册上,养的龙也被做成了肉酱。凤凰占据着梧桐枝,周围却有各种杂鸟栖息。野鹤去啄食腥虫,贪婪的样子还不如鸡。山鹿躲在洞穴里,却被虎豹吃掉了幼崽。 把这些灵物和灵境相比,就像帽子和鞋子一样相差甚远。只要坚守道义就能获得快乐,又何必为身处卑微之境而感到惭愧呢。就像金张两家喜好车马的奢华,而于陵子仲却亲自浇灌菜畦。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保持自己的品性,就像玉石和鹈鹕一样不会改变。上天不必向往,潜藏洞穴也不必凄惨悲伤。吟诵这首《青云谕》,以达观的心态看待一切,就不会再迷茫了。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