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慙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 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 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 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 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 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 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 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 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 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 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 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 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 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 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 所杖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译文:

想当初我们家族迁居到这美好的地方,到如今已经历经好几代人了。 我们暗中承受着祖先的德泽庇佑,只是我这后辈惭愧没有继承家族淳朴的风尚。 我只能更加恭敬地对待故乡,哪里是得益于山川的灵秀呢。 那时我开始自我勉励,思量自己没有兼济天下的能力。 在贫瘠的土地上依靠辛勤劳作生活,凭借着好书来开启蒙昧、去除蔽塞。 我曾探寻石室中的文章,两次在科举中高中。 先是在南宫起草文书,后来又执掌西掖的诏书撰写。 这样的重任加在我这样的小人物身上,在中年时我得到了诸多的机遇和恩宠。 我曾担任亚司这样与河海相关的官职,后来又转任到江湖岸边任职。 不要以为州郡长官的符节印信不重要,我只觉得自己如涓涓细尘般渺小。 做一次州官我都觉得有愧,像我这样才能平庸的人应该停下来歇一歇了。 我的心已经像死灰一样,没有了波澜,只是被世事牵扯着,自己就像多余的累赘。 忽然间我接到了皇帝的诏书委派,要我去革除海边一隅的弊端。 早上听闻要遵循忠诚的气节,晚上就可能遭受瘴疠之毒。 出于道义痛恨恶行,我耻于没有勇气去行动,盗贼憎恶我,对我的攻击也很猛烈。 我像葵藿倾心向太阳一样忠诚于朝廷,可豺狼一样的恶人为何要反咬我一口呢。 我甘愿承受所遇到的艰险,惭愧让贤能的人也跟着受累。 我驾车前往荒远的地方任职,有时回到家中尽孝。 庆幸的是我的诚心最终得到了认可,皇帝的恩泽又接连不断地降临。 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先得到了提拔,而和我一同做事的你却还停滞不前。 应当推崇你奉命出使的功绩,我们还结下了亲密的情谊。 你还心怀安抚百姓的旨意,曾经在危险的境地也有所考虑。 虽然你有如此好的谋略,但至理又怎么能被替代呢。 我所依仗的是有天道的存在,更何况还有贤明君主的恩惠呢。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