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益府群官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荅言寒乡子,飘飖万余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译文:

有一只鸟儿从北方的燕国飞来,一路朝着西边的蜀地而去。它独自栖息在剑门山上,孤单地在岷山脚下舞动。这只鸟气宇轩昂,带着古朴的样貌,它的叫声中满是哀怨,仿佛在吟唱着新的曲调。一群凤凰前来与它结伴同游,问它有什么愿望。 它回答说:“我本是来自寒冷北方的鸟儿,飘飘摇摇飞了万余里。我不会在丑恶的树枝上停歇,也不会饮用盗泉里的水。我一直盼望着能有享用稻粱的机遇,希望能栖息在象征祥瑞的梧桐树上。可是那些有智慧的人不来邀请我,愚蠢的人也对我不理不睬。所以我只能独自生活,心中的忠诚和坚持到年末也未曾改变。” 从早到晚我都饱受风霜之苦,心中思念着回到洛阳去。只是我的羽毛短小,而那关山之间的道路又是那么漫长。明月流转,勾起了我这个游子的思乡之情,白云缭绕,让我迷失了故乡的方向。谁能借我一阵风的便利,让我一下子飞到那苍茫的天空啊。
关于作者
唐代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