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行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疎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 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 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 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沈溺处。 谁家丹旐已南来,逢著流人从此去。 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 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 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 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译文:

江边的行人在暮色中慢悠悠地走着,抬眼向山头望去,却还远远看不到荆州城。 岘亭往西南的道路曲折蜿蜒,栎树林深邃茂密,林中的石头又多又尖锐。 我看到有人正煮着红米、烹着白鱼,到了夜里,就投宿在鸡鸣声起的店家。 南方三月的时候蚊虫开始滋生,黄昏时分寂静得听不到人的声音。 那薄薄的生纱帷帐像雾一样,蚊虫隔着衣服叮咬我的皮肤,在耳边嗡嗡作响。 天还没完全亮,我等不及点灯就起身了,招呼来官船,渡过这蛮水。 有位渔家女儿留我歇脚,她的茅屋崭新,在桐花飘落中打开门清扫地面。 寒溪边犬吠声此起彼伏,伴着袅袅烟雾,农家正烧着竹子准备开垦山田。 巴地的云预示着即将下雨,石头都被闷热的空气薰得发烫,麋鹿渡过江,虫儿也都钻出了洞穴。 大蛇爬过的地方,整座山都弥漫着腥气,野牛受惊跳起来,双角都折断了。 汉水斜穿而过,横亘着千山万水,山青水绿间便是荆门关。 我向前打听去长沙的路,那可是从前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不知谁家的招魂幡已经从南方飘来,遇到被贬谪流放的人正从此处离去。 明月高悬,山中的鸟儿大多不肯栖息,从低枝飞到高枝啼叫不停。 主人因思念远方而心情不佳,穿着罗衫独自卧着,面对着章台的夕阳。 红烛交错,各自回到住处,酒醒之后发现自己仍是漂泊他乡的游子。 正当壮年的人留滞异地尚且思念家乡,更何况我已是白发苍苍,远在天涯啊!
关于作者
唐代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