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行路难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轝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译文:

你看那长安城北渭桥边,古老的田地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枯木断枝。 想当年这些树木枝繁叶茂,花朵色彩艳丽,红紫相间,时常笼罩着如雾如烟的水汽。 春天的景色迷人,春风吹拂,花朵像雪一样纷纷飘落,华丽的马车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哪个游人不竞相攀折花枝,哪个歌女不来采摘花朵呢? 歌女们穿着绣有蛟龙图案的披肩和珍贵的袜子,公子们骑着配有银鞍的骏马,成群结队。 黄莺在花丛中嬉戏,在这娇美的春光里,两两三三地带着幼鸟玩耍。 树木的枝条千尺百尺,丹桂和青榆相互遮蔽,枝叶繁茂。 珊瑚叶上栖息着鸳鸯鸟,凤凰巢里养育着幼鸟。 然而,一旦鸟巢倾塌,树枝折断,凤凰飞走,枝条枯黄,树叶飘落,狂风吹过,一片狼藉。 一旦这些树木凋零衰败,就再也没有人过问,历经万古的摧残,又有谁能真正知晓呢? 人生的贵贱并非一成不变,短暂的时光里难以长久地保持富贵。 谁家能够留住西山即将落下的太阳,谁家又能阻挡向东流淌的河水呢? 汉朝帝王的陵墓树木布满了秦川大地,人们来来往往,看到这些无不感到哀伤怜悯。 自古以来,那些公卿大臣、高官显贵,都曾希望荣华富贵能够延续万年。 可是如今,再也看不到他们红润的嘴唇和白皙的面容,只听到荒草丛生和黄泉的寂静。 金貂有时也需要拿去换酒喝,挥动玉麈清谈时也不必计较钱财。 我想对那些在神仙署任职的朋友们说,生死之间才是真正考验交情的时候。 如果你们不来苍龙阙下相聚,那我就前往白鹤山去了。 云间海上的相聚实在难以期待,我们赤诚的心何时才能再次会合呢? 只希望能有像尧帝那样的太平盛世绵延百万年,就算让我像巢父、许由那样隐居山林,我也心甘情愿。
关于作者
唐代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