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缓歌行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 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 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沈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男儿立身须自彊,十五闭户颍水阳。 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五侯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译文:

我年少的时候就一心攀附权贵,和他们交往,为了和他们结交,就算倾家荡产也毫不担忧。傍晚的时候想着能去石渠署拜访,早上又渴望能出入铜龙楼这样的权贵之地。 我和杜陵那些轻薄子弟结交,彼此还说要生死与共。可人生浮沉不定,他们得势失势都有自己的时机,一旦情况有变,就像脱掉鞋子一样毫不留恋地抛弃了我。 男子汉立身处世必须要自强,于是我十五岁时就隐居在颍水北岸刻苦读书。等到学业有成、建立功业后去拜见贤明的君主,从此过上了富贵的生活。每天击钟列鼎而食,坐在华丽的厅堂之中。身旁有年轻美貌的女子梳着堕马髻侍奉,在歌房之下美酒相伴、清歌悦耳。 在文昌宫中得到皇帝赏赐的锦袍,在长安的街道上退朝归来。五侯的宾客随从都不敢直视我,三省的官僚也很少有人能与我平起平坐,对我拱手行礼的人都寥寥无几。 早知道如今读书考取功名才是正途,我真后悔从前做那些任侠仗义的事情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