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估客乐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 交关少交假,交假本生轻。 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一解市头语,便无乡里情。 𨱎石打臂钏,糯米炊项璎。 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玉声。 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 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 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 子本频蕃息,货赂日兼幷。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营天下徧,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 客心本明黠,闻语心已惊。 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 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家勍。 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 岂惟绝言语,奔走极使令。 大儿贩材木,巧识梁栋形。 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 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 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

译文:

商人们居无定所,只要有利可图,马上就会行动。 他们出门去寻找同行伙伴,回到家里和父兄告别。 父兄教导他们说:要追求利益而不要追求名声。 追求名声会有诸多避讳和约束,追求利益则没有什么不能经营的。 伙伴们互相约束告诫:卖假货别卖真货。 和人打交道,少和那些虚伪作假的人来往,和虚伪的人交往,别人本就会看轻你。 从此他们结伴而去,发誓这心意永远不会更改。 一旦熟悉了市场上的行话,就没了故乡邻里的情谊。 他们用𨱎石打造臂钏,用糯米做成项璎。 回到村里去卖,还把这些假货敲出像金玉般的声响。 村里的农妇们,不管价格高低都不敢和他们争执。 成本不过百来文钱,却能获得十倍的利润。 他们的气色变得光鲜洁净,饮食也变得香甜美味。 本钱和利息频繁地增长,货物财产一天天增多兼并。 他们驾船到沧海去求珍珠,到荆山、衡山去采玉石。 到北方去买党项人的马,到西方去捉吐蕃的鹦鹉。 从炎热的南方带回火浣布,从蜀地买来织好的锦缎。 买来肌肤光滑的越地婢女,还有眉眼清秀的奚族僮仆。 他们只算经营买卖的衣食成本,根本不计较路程的远近。 生意做遍了天下,最后来到长安城。 长安城中的东市和西市,听说有商人来,依次前来迎接。 迎接商人的同时还劝说拉拢,因为商人钱财多势力大。 商人本来就精明狡黠,听了这些话心里也不禁吃惊。 他们先去巴结十常侍,接着去结交众多公卿。 王侯和公主的府邸,他们都精心打点。 回来之后才安稳坐下,财富能和王家匹敌。 市场上的士卒家中酒肉多得发臭,县里的小吏也盖起了房舍。 他们对商人不仅不敢多说话,还得拼命供其驱使。 商人的大儿子贩卖木材,能巧妙识别梁栋的好坏。 小儿子贩卖盐卤,还能逃避州县的征税。 商人一人独占市场的利润,就像截断大海的鲸鱼般强大。 官府的人不敢对他们下手,一旦下手,他们就会强硬反抗。 生来做商人就是快乐,注定要快乐一生啊。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