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 其三三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新松趁岭种,芳草绕池生。 手不攀枝,脚不踏树。 口里啣得,当头蹉路。 问著西来对不对,罚钱依旧有人悔。

译文:

站在那高高的山顶之上,好似要与天空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的姿态;又能像在深深的海底潜行,悄然无声,融入到那神秘深邃的世界里。 新长出来的松树,顺着山岭一排排地种下,就好像给山岭穿上了一件绿色的新衣;芬芳的青草沿着池塘周边生长,像是给池塘镶上了一条绿色的花边。 手不会去攀扯树枝,脚也不会踩踏树木,这是一种自然、不刻意去破坏的行为。 如果嘴里衔着东西,那么在前行的道路上就容易出错,因为这样会影响自身的平衡和对前路的判断。 要是有人问起从西方传来的佛法教义是否正确,即便对答错的人罚了钱,依旧会有人事后后悔自己的回答。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昌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髪,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释道昌诗,据《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