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永新邓成之粟庵

学诗学礼子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 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 鹍鹏羽翼自垂天,蜩鸴飞鸣有余地。 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 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 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栖托。 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 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

译文:

你既学习诗歌又研习礼仪,已然富有才学,平日里种花种竹,即便生活也不会显得贫困。家门本就应该追求繁荣广大,可你为何只让自己安身于像一粒粟米般狭小的地方呢? 你把庵室取名为“粟庵”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思呢?虽未明说,但我知道你是有深意的。那鹍鹏展开的羽翼能垂到天边,而蜩和鸴虽小,也有它们鸣叫飞翔的空间。 世间万物不论长短大小,都在争个高低,可其实它们的舒展与收敛都不过在人的内心方寸之间。小到像一粒粟米,却也能如同大江大海般有其自身的世界,宇宙间的万物本质上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如果你能将这种观念推及到广阔的天地,那么即便在微小的尘埃之上也能找到栖息之所。我劝你畅所欲言时,不要去讥讽庄子的思想,要知道伯夷能留下美名,孔子能学识渊博。 你更应该去探讨事理,而不是空谈玄虚,因为这世间道理的根源就在于坚守简约。
关于作者
宋代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