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二

随处喧铜马,何人炫木牛。 轻捐小山句,急捍大江流。 行迈心疑醉,周爰事喜谋。 招呼隐君子,高浪兀虚舟。

译文:

在各个地方都能听到喧闹的鼓声(“铜马”可能象征着热闹的场景或某种行动带来的喧嚣),可又有谁能像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那样展现出令人炫目的智慧呢? 有人轻易地就放弃了隐居山林的诗句(“小山句”可能代指隐居闲适生活相关的话语),急切地投身去捍卫如大江奔流般的国家大事。 在这四处奔走的行程中,内心好似喝醉了酒一般迷乱(表达一种身心疲惫或思绪复杂的状态),但在广泛地访求咨询各种事情时,又很乐意去谋划。 于是招呼那些隐居的贤士,在那汹涌的浪涛之上,任由小船自在地漂浮。
关于作者
宋代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