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工部员外郎杜甫

子美以诗鸣,今古无对手。 当时谪仙人,长句颇先后。 精深律切处,故自非其偶。 而况郊岛徒,何敢窥户牖。 有如登岱宗,众山皆培𪣻。 又如观武库,剑戟靡不有。 髙辞嫓丘坟,古意篆蝌蚪。 苍苍雪中松,濯濯风前柳。 云烟纷卷舒,雷电划奔走。 澹然众态俱,沾丐随所取。 平生忠义心,多向诗中剖。 忧国与爱君,诵说不离口。 饥寒窘衣食,容貌村野叟。 自以稷契期,此理人胜不。 中兴作谏臣,戎马方践蹂。 上疏救房琯,亦足知素守。 一跌不复振,造物意岂苟。 欲使穷吟哦,専志如蒙瞍。 辛苦盗贼中,妻子或颠仆。 布衾冷似铁,晨爨乏升斗。 冒雪𣃁黄精,呼儿理鱼笱。 萧条秦陇间,不废诗千首。 依严遂入蜀,幕府备宾友。 草堂浣花溪,颇复事南亩。 乱离又飘泊,累若丧家狗。 云安曲米春,巫峡风土陋。 扁舟下瞿唐,留滞湖湘久。 家事竟何成,丹诀空系肘。 凄凉耒阳县,醉死竟坐酒。 虽烦微之铭,不返鄠杜柩。 谁将樽中渌,一酹泉下朽。 诗篇垂琳琅,长作蛟龙吼。

译文:

杜甫凭借诗歌闻名于世,古往今来都没有能与他匹敌的对手。当年的谪仙人李白,在创作长篇诗歌方面与杜甫先后辉映。但在诗歌内容精深、格律严谨这方面,李白自然也不能与杜甫相比。更何况像孟郊、贾岛这些人,哪里敢窥视杜甫诗歌的堂奥。 杜甫的诗歌就好像登上泰山,其他的山峦都显得那么渺小;又如同参观武器库,里面剑戟等各种兵器应有尽有。他那些高雅的言辞能与古代经典相媲美,古雅的意趣如同篆文和蝌蚪文一般难以捉摸。他的诗时而像雪中苍松,坚毅挺拔;时而像风前垂柳,柔美多姿。诗中的意境如云雾般舒卷自如,又似雷电般迅猛奔走。平淡之中蕴含着万千姿态,读者可以从中汲取到自己想要的养分。 杜甫一生怀着忠义之心,大多都在诗中表露出来。他担忧国家命运、爱戴君主,常常在诗中念叨这些。他一生饥寒交迫,衣食困窘,容貌就像乡村里的老叟。但他自己却以辅佐君主成就大业的稷、契自期,这样的理想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唐朝中兴时期他担任谏臣,当时战乱频繁,山河破碎。他上书营救房琯,由此也足以看出他一贯坚守的操守。然而他一旦受挫就再也没能振作起来,这难道是上天随意安排的吗?上天似乎是想让他专注于诗歌创作,像盲人一样心无旁骛。 他在盗贼横行的艰难岁月里辛苦奔波,妻子儿女有时还会跌倒在途中。盖的布被冷得像铁一样,做饭时连升斗之米都没有。他冒着雪去挖掘黄精,呼唤儿子整理鱼笱。在秦陇一带的萧条景象中,他依然创作了上千首诗歌。 后来他依附严武进入蜀地,在幕府中与宾友相处。在浣花溪畔修建草堂,还稍稍从事一些农事。但战乱让他再次漂泊,像丧家之犬一样狼狈。云安的曲米春酒虽好,可巫峡的风土人情却很粗陋。他坐着小船顺流而下经过瞿塘峡,在湖湘一带长久停留。 他的家事最终也没有什么成就,炼丹的秘诀也白白地挂在肘边。在凄凉的耒阳县,他竟然因醉酒而死。虽然有元稹为他撰写墓志铭,但他的灵柩却没能返回鄠杜故乡。谁能拿着酒杯中的美酒,去祭奠他地下的朽骨呢? 他的诗篇如美玉般光彩夺目,永远像蛟龙怒吼一样震撼人心。
关于作者
宋代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