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德久守安丰

师行朔野不记年,两淮千里无炊烟。 君王偃革似建武,始遣循吏来安边。 今日安丰非故垒,夜闻夷歌隔淮水。 况当两国不交兵,高堑深沟岂须尔。 朝不鸣刁夜灭烽,吉语上闻天自喜。 但令南亩栖余粮,尽驱流冗归故乡。 会见今年八九月,处处枣红梨子黄。 四郊无兵门有戟,淮上山青淮水碧。 樽前一曲柳枝歌,酿酒击鲜公燕客。

译文:

军队在北方的荒野征战,已经记不清过了多少年,淮东、淮西这千里之地,连一缕炊烟都看不到,一片荒芜凄凉。 如今君王想要停止战争,就像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那样偃武修文,开始派遣贤良的官员去边境安抚百姓、稳定局势。 现在的安丰已不是从前那防守严密的营垒了,夜晚能隔着淮水听到外族的歌声。况且当下两国已经停止交战,那些高高的壁垒、深深的壕沟又哪里还需要呢。 白天不用再敲击刁斗来警示,夜晚也不用燃起烽火传递军情,这样的好消息传到了朝廷,天子自然满心欢喜。 只希望田野里能堆满丰收后剩余的粮食,把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劝回到他们的故乡。 可以预见,今年八九月的时候,到处都会是枣儿红透、梨子金黄的丰收景象。 城的四周没有了战争的威胁,官员府邸门前列着象征威严的戟。淮上的山峦一片青葱,淮水也碧绿清澈。 在酒杯前听一曲《柳枝歌》,酿好酒、杀鲜鱼,您(秦德久)就可以宴请宾客了。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