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阴雨孤城愁坐适魏十二介然书来言琼台将然万炬因以寄之

海滨遇元夕,况值愁阴天。 重云障佳月,微雨杂瘴烟。 孤城欲黄昏,里巷已萧然。 荒祠鼓坎坎,老巫舞蹁跹。 挥杖眩村氓,捩齿传神言。 异域俗尚鬼,殊形耳垂肩。 邦人素敬畏,香灯竞骈阗。 使君招我饮,老病不得前。 有如伏枥马,硉兀难加鞭。 遥知琼台上,万炬照绮筵。 幽人正愁绝,跏趺坐深禅。 雾霭埋群山,不碍孤月圆。 茅庵一灯留,照我独不眠。 夜阑香篆销,息息火自传。 何当访羽客,同上罗浮巅。

译文:

在海边遇上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更何况还正赶上这让人发愁的阴天。层层乌云遮挡住了美好的月亮,细微的雨丝夹杂着瘴气形成的烟雾。 孤独的城池即将迎来黄昏,街巷里已经冷冷清清毫无节日氛围。荒废的祠堂里传来咚咚的鼓声,老巫婆正跳着欢快而凌乱的舞蹈。她挥舞着拐杖迷惑村里的百姓,龇牙咧嘴地传达所谓神灵的话语。 这偏远地方的风俗崇尚鬼神,这里的人模样奇特,耳垂都垂到了肩膀。当地百姓向来敬畏鬼神,纷纷点上香烛,热闹拥挤地聚集在祠堂。 地方长官邀请我去饮酒作乐,但我年老体弱又疾病缠身,实在没法前去。我就像那趴在马槽边的老马,困顿疲惫,难以再被鞭策前行。 我远远地猜想,琼台上一定是万盏灯火照亮了华美的筵席。而我这个幽居之人正愁闷到了极点,只能盘腿坐着进入深深的禅定之中。 虽然雾霭掩埋了群山,但却不妨碍那一轮孤独的月亮高悬。茅草庵里留着一盏孤灯,照着我独自难以入眠。 夜深了,香炉里的篆香已经燃尽消散,香火的气息还在微微传递。什么时候我能去拜访那些超凡脱俗的道士,和他们一起登上罗浮山的山顶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