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博二首 其一

我昔在闾里,燕居处中堂。 儿女满眼前,嬉戏罗酒浆。 威命忽临门,一物不得将。 回顾堂中人,独汝在我傍。 舟行有蛟螭,夜宿畏虎狼。 岂无平生交,鄙远多遁藏。 古藤底处所,败驿无垣墙。 急雨挟风雷,漏水夜没床。 竹屋闻号呼,老兵冻欲僵。 郡僚谁复顾,独见李与黄。 时时餽一脔,稍稍葺两廊。 生意春欲回,倒景照屋梁。 散步得幽径,读书有明窗。 仆夫浣我衣,邻娃缝汝裳。 晨庖鲈脍美,密室沉水香。 文字可消忧,探索易老荘。 我唱汝輙和,不知岁月长。 葛洪隐岣嵝,苍梧真帝乡。 汝归固不恶,淹泊庸何伤。 作诗送汝行,示汝鸿雁行。

译文:

我从前在故乡的时候,闲暇无事待在堂屋之中。眼前围绕着众多儿女,他们嬉笑玩耍,还把酒菜罗列摆放。然而威严的命令忽然降临,我连一件物品都不准携带。回头看堂屋里的人,只有你还在我身旁。 乘船前行,江中时有蛟龙出没;夜晚投宿,又害怕遭遇虎狼。难道我没有平日里的朋友吗?只是他们大多嫌弃这偏远之地,都远远地躲开藏起来了。 我们到了古藤那个地方,所住的破败驿站连围墙都没有。急雨裹挟着风雷而来,夜里雨水漫上了床铺。在竹屋里能听到人们的呼喊声,年老的兵卒都快被冻僵了。郡里的官员谁还会来顾及我们,只有李姓和黄姓两人。他们时不时地送一块肉来,还慢慢修缮了驿站的两廊。 生机如同春天即将回转,落日的余晖映照在屋梁上。我能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还能在明亮的窗前读书。仆人帮我清洗衣服,邻家的女孩为你缝制衣裳。早上厨房做的鲈鱼脍十分美味,密室里燃着沉香。 文字可以消解忧愁,我还能探究《易经》《老子》《庄子》的哲理。我吟诗你就跟着唱和,都没感觉到岁月漫长。 就像葛洪隐居在岣嵝山,苍梧本就是帝王所葬的祥瑞之地。你回去固然是好事,但在此地停留一阵子又有什么妨害呢?我作这首诗送你启程,把兄弟情深的道理展示给你。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