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伴致语口号

蓼萧均泽九夷同,万里将迎礼意隆。 属国未瞻都护节,列城先仰使华风。 清谈会觉襟无暑,痛饮何辞盏屡空。 早晚回辕天上去,已应声价落辽东。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用于抒情写景等,“引伴致语口号”这类一般是在特定场合用于礼仪、欢迎等情境的致辞诗。下面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朝廷的恩泽如《蓼萧》中所描绘的那样,均匀地惠及各方,连遥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蒙恩。为了迎接来自万里之外的客人,我们安排的礼仪十分隆重。 客人们还没见到都护的符节,沿途的各个城邑就已经仰慕使者所代表的中原的风采。 与客人们清谈交流,会让人感觉即使在暑热天气里也内心凉爽。大家尽情畅快地饮酒,不必推辞,哪怕酒杯一次次被斟空。 不久之后,客人们就要返回朝廷了,他们这一番前来,声名威望一定会远播,就像当年的管宁那样,其名声会在辽东等地广为流传。
关于作者
宋代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