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楼

申辕应楚聘,邹枚适梁苑。 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 黄绮游汉廷,羽翼矰缴远。 秦府十八公,攀附名益显。 昭明众才子,文囿俾搜选。 高斋切浮云,雉堞俯晴𪩘。 尚应媿河间,笔削非大典。

译文:

申培、辕固生响应楚王的聘请前往楚国讲学,邹阳、枚乘前往梁孝王的梁苑,成为梁孝王的座上宾。那些藩王诸侯喜欢招揽宾客贤才,把贤才看得比鹰犬还重要。 夏黄公、绮里季等商山四皓来到汉朝宫廷,辅佐太子刘盈,使得太子远离了被废黜的危险(就像鸟儿远离了弓箭的威胁)。唐太宗秦王府中的十八学士,他们攀附贤主,声名愈发显著。 南朝梁昭明太子身边聚集了众多才子,他让这些人在文学的园地里进行搜罗筛选,编著了《文选》。昭明太子的读书处文选楼高耸入云,站在楼上可以俯瞰着城墙下晴朗天气里的山峦。 即便如此,昭明太子或许还应该对河间献王刘德感到惭愧,因为他所编的《文选》并非像《六经》那样经过严谨笔削整理的经典大典。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