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宝积智轸道人惠书偈

南山老禅翁,白浄如水月。 我初获亲近,解此痴脑结。 十年归故里,父老半存灭。 逢师百如旧,才若旦夜别。 故知静能久,岂有火中铁。 致身烦热外,与世作冰雪。 穷秋长安巷,客子送书札。 龙蛙不同趣,掬海救其渴。 平生笑谋食,中路愿颇夺。 犹如伏辕鹿,野性终跳𨁝。 触涂惟欲睡,过眼时一哕。 摩尼本无瑕,尘垢终冀豁。

译文:

南山有一位年老的禅翁,他纯净洁白就像水中明月一样超凡脱俗。我刚开始和他亲近交往时,他帮我解开了心中那些愚痴的困惑。 十年过去了,我回到故乡,故乡的父老乡亲有的还在世,有的已经离世。再次见到这位禅师,感觉一切都和过去一样,就好像只是过了一个白天或者夜晚刚刚分别不久。 由此我明白了,内心宁静的人能够长久保持那份本真,世间哪有在火里还不熔化的铁呢。这位禅师让自己置身于尘世的烦热之外,就像给世间带来了冰雪般的清凉。 在这深秋时节的长安小巷里,有客人送来禅师的书信。龙和蛙的志趣不同,就如同用海水去解救蛙的口渴,二者本就难以契合。 我这一生常常嘲笑那些只为了谋求生计而奔波的人,可走到半路我的想法也有些动摇了。我就像那被拴在车辕下的鹿,虽然暂时被束缚,但野性终究难以磨灭,还是会想要跳跃奔跑。 我在生活中处处只想睡觉,看到一些事情还会偶尔发出厌恶的声音。我本就像摩尼宝珠一样没有瑕疵,只希望能最终摆脱身上沾染的尘垢。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