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三年秋七月当涂郭功父招无为杨次公会于环峰时五云叟陈德孚以诗寄吾二人因联句酬之

空山坐寥落,疋马邀俊哲。 入门肆高谈,清风扫烦热。 忆昔治平年,姑熟溪上别。 岁时激箭急,倐忽三十月。 读书非少锐,欲论先卷舌。 归田殊未成,累累逐羁绁。 孰谓赵魏老,不能佐滕薛。 由来岁大寒,松柏见孤节。 朋心久愈至,忠规补残缺。 儿童喜父执,饤饾成罗列。 壶有玉泉酒,庖有冰浓鳖。 野芡剖珠玑,秋瓜咀霜雪。 新粳刈且舂,香炊软三淅。 放匕聊醉饱,百忧旋磨灭。 升平击尧壤,险怪探禹穴。 吐气直虹霓,落笔淬金铁。 词源河汉翻,俯视隄防决。 文章贵天成,追琢讥窜窃。 抵掌万古事,高下争螘垤。 挹酌华阳水,荡涤尘土咽。 吾心了何染,本理忘巧拙。 圣贤久不作,情伪愈分别。 竹阴卧片石,浩歌声欲阕。 山童倐及门,喜音屈高洁。 传闻脱世累,天境妙搜抉。 疏帘卷危阁,九峰青𫶇嵲。 吟余琴一弄,铿然响环玦。 老鹤不敢鸣,十里飞云绝。 次公君素交,嗟予尚契阔。 畴能枉篮舆,相期出寥泬。

译文:

### 翻译 在这空旷的山间,我独自坐着,周围一片寂寥冷落。骑着一匹马,我去邀请那才德出众的友人。 友人一进门便畅快地高谈阔论起来,那话语如同清爽的风,瞬间扫去了暑热的烦躁。 回忆起治平年间,我们在姑熟溪边分别。时光飞逝,就像射出的箭一样急速,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个月。 我们读书时并非年少时缺乏锐气,可如今想要谈论些什么,却常常欲言又止。 想要回归田园生活,却一直未能如愿,反而被各种琐事束缚,如同被缰绳拴住的马。 谁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就不能去辅佐小国成就一番事业呢? 就像在严寒的岁月里,松柏才能显现出它孤傲不屈的气节。 朋友之间的情谊,时间越久就越深厚,我们真诚地互相规劝,弥补彼此的不足。 孩子们见到父亲的好友十分欢喜,把各种吃食摆满了一桌。 酒壶里装着玉泉美酒,厨房里有肥美的冰鲜甲鱼。 剥开野芡实,就像取出了珍珠一样;咬一口秋瓜,感觉像是咀嚼着霜雪般清凉。 新割下的粳稻,经过舂米,煮出的饭香气扑鼻,经过三次淘洗后口感十分软糯。 放下勺子,暂且享受这醉饱的时刻,各种忧愁也随之渐渐消散。 我们畅想着在太平盛世里过着安乐的生活,也探讨着奇险怪异的事物,如同探寻大禹的洞穴一般充满好奇。 我们说话时意气风发,气势如彩虹般直冲天际;落笔书写时,文字刚劲有力,犹如淬火后的金铁。 我们的文思如同银河翻涌,那磅礴的气势仿佛要冲破堤坝。 文章贵在自然天成,那些刻意雕琢、抄袭窃取的做法是被人讥讽的。 我们拍着手谈论万古以来的大事,对事情的评价有高有低,就像蚂蚁堆的小土堆有高有低一样。 舀来华阳的水,冲洗掉喉咙里的尘世气息。 我的内心毫无沾染,回归到事物的本质,忘却了技巧和笨拙的分别。 古代的圣贤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世间的真假善恶也越来越容易分辨。 我们在竹阴下躺在一片石头上,放声高歌,歌声快要停歇的时候。 突然,山间的书童来到门前,带来了令人欣喜的消息,邀请我们这些高洁之士前去。 听说有人摆脱了世俗的牵累,在那如仙境般的地方精心探寻美景。 在高高的楼阁上卷起稀疏的帘子,能看到九座山峰高耸入云。 吟诗之后再弹奏一曲琴音,那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玉佩相击。 连老鹤都不敢鸣叫,十里之内的飞云似乎都静止了。 杨次公你是我一向的好友,可叹我与你还久未相见。 谁能放下琐事,乘坐竹轿前来,我们相约一同走出这寂寥的天地呢。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