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曼卿泰山

步至东山表,才知岳镇尊。 百川趋渤碣,一柱际乾坤。 托始无怀氏,谈更洛诵孙。 后王崇检玉,方士说天门。 岩石居凝命,群峰远骏奔。 阴阳殊雨霁,朝夕异凉温。 学者讥秦事,功臣誓汉恩。 气连沧海碧,影变浊河浑。 候日来丁夜,扪星待合昏。 仙真疑史阙,宫殿谨司存。 落水雷穿谷,危松珀拥根。 更寻宣父志,雅意属崦昆。

译文:

我一步步登上东山的顶端,这才真切地感受到五岳之首泰山的尊贵威严。 众多的河流都奔腾着朝着渤海与碣石山的方向流去,而泰山就像一根擎天巨柱,连接着天地乾坤。 泰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无怀氏那个远古的时代,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在世间代代口耳相传。 后世的帝王们尊崇在泰山举行封禅祭天的大礼,那些方士们则常常谈论着泰山上的天门。 泰山的岩石仿佛蕴含着天地的旨意,周围的群峰就像骏马从远方奔腾而来,恭敬地围绕在它身旁。 山南山北的天气截然不同,时而下雨时而放晴;早晚的气温也有很大差异,凉热不同。 学者们常常讥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的事情,而汉朝的功臣们则立下誓言,永报汉室的恩情。 泰山的气势与那湛蓝的沧海相连,它的影子映照在浑浊的黄河水中,使得河水也仿佛变得更加混沌。 为了等待日出,我在四更天就来到这里,一直等到黄昏时还伸手去触摸那闪烁的星星。 那些神仙真人的事迹在史书中似乎有所缺失,而泰山上的宫殿楼阁都有专人谨慎地守护着。 瀑布飞落的声音如同惊雷穿过山谷,悬崖边的松树根部被琥珀般的树脂包裹着。 我还要探寻孔子当年登上泰山时的心境,他那高雅的意趣似乎都倾注在了这雄伟的泰山之上。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