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昌路驿傍有古松一干生十八枝为斧所伤江西胡生图以示州长官命余作诗

卢龙迤北道应昌,八月飞雪六月霜。 阴风萧飒百草僵,牛羊陇坂狐兔冈。 破邮古庙人鬼静,傍植巨木百尺强。 孤根绵绵蛰幽土,枝干直上凌穹苍。 何年堂堂十八公,会朝侍立冠剑长。 中有二公能死节,张许崛强存睢阳。 余生幸或逃斤斧,远地何由选栋梁。 西江行客苦好事,一见携之袖里藏。 摩挲老眼识奇怪,兴作万里神苍茫。 寒斋无复丁生梦,腹内惟闻葵藿香。

译文:

在卢龙向北的道路上有个应昌路,这里八月就会飘雪,六月也有寒霜。 阴冷的风呼呼作响,百草都被冻得僵硬,陇坂上是成群的牛羊,山冈里有狐兔游荡。 破旧的驿站和古老的庙宇中,人迹罕至,一片寂静,旁边生长着一棵百尺多高的巨大松树。 它那孤独的根须在幽深的泥土中不断延伸,枝干笔直向上,直插苍穹。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这棵松树仿佛成了堂堂的“十八公”(松的别称),就像在朝堂上侍立的大臣,冠带佩剑修长。 其中有两枝就如同能坚守气节的忠臣,好似张巡、许远在睢阳顽强抵抗。 其余的枝干幸运地逃过了斧头的砍伐,可身处偏远之地,又怎么会被选中成为栋梁之材呢。 西江来的一位行客偏偏爱管闲事,一见到这棵松的样子,就把它画下来藏在袖中带走了。 我揉了揉昏花的老眼,认出这棵松的奇特不凡,心中涌起万里豪情,神思茫茫。 在这寒冷的书斋里,我不再做丁令威化鹤归乡的美梦,腹中只留存着葵藿的清香。
关于作者
宋代陆文圭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征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为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