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严子陵祠

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 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 白水真人御绛衣,勋臣四七攀鳞飞。 冥鸿遐举不可致,天地浩荡容渔矶。 季年熏貂成党狱,阿瞒朵鼎终瑟缩。 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译文:

严子陵这位像客星般的人物被贬谪到了桐江岸边,他傲然睥睨着江上的烟雨,不知哪一年才会归去。 他只留下了满山林沟壑的清正之气,就连草木也不借助春风来让自己显得丰美。 我驾船而来,在这里摆放上椒酒祭奠他,那长满薜荔的祠庙一片荒芜,仿佛山鬼都在哭泣。 层峦叠嶂的山峰好像要被雪覆盖,江上的寒气逼人,老蜃吐出云雾,让阳光都失去了光彩。 当年刘秀身着红色龙袍登上皇位,云台二十八将像攀龙鳞般追随他建功立业。 而严子陵却像高飞的鸿雁一样难以招致,天地如此广阔,也容得下他垂钓的矶石。 东汉末年,宦官弄权形成党锢之祸,曹操虽有野心但也有所顾忌。 东汉的节义为何被人推崇?因为有严子陵这七尺高台和一根钓竿所代表的高洁品质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