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叹

汉朝远人来入使,当时公卿短奇计。 紫清殿内一朵花,狂风妬春吹落地。 命堕穷阴鬼为侣,回首玉皇紫清里。 旧愁新愁东海深,黄鹂舌破伤春事。 江南绝色天下夸,元贼尽虏归胡沙。 或以嫁之鬻伪爵,于飞马背行天涯。 年深乐与生子女,情热比翼忘咨嗟。 果知礼义不忍去,亦有一死魂还家。 德祐百官人稷契,腹饱理学纵横说。 尚弃君父从背叛,乃教妻妾学贞烈。 男儿或老不晓事,女子正少欲守节。 天生至性教不得,时危罕见人中杰。 能尽妇道能诲儿,王陵之母王凝妻。 世间妇人谁及之,空恨昭君上马时。 颜色日老单于死,万里魂归身不归。 广寒嫦娥今尘土,应见青冢双泪垂。

译文:

### 前半部分:以昭君故事起兴 汉朝时,远方的外邦使者前来。可当时那些公卿大臣,却没有什么高明的计谋来应对边疆之事。王昭君就像紫清殿内一朵娇艳的花,却被狂风般不怀好意的命运妒忌,无情地吹落到了荒远之地。 昭君命运悲惨,落入那极偏远、阴森的地方,只能与鬼魅为伴。她时常回首,想念着那如同天上紫清仙境般的汉朝宫廷。旧愁和新愁如东海一样深不可测,就连黄鹂鸟啼破了嗓子,都仿佛在为这伤春之事哀鸣。 江南有绝色美女,天下人都夸赞。可如今元朝的贼人将她们尽数掳掠到北方的沙漠。有些女子被用来嫁给胡人换取虚假的爵位,她们只能在马背上与丈夫相伴,浪迹天涯。时间久了,她们在胡地过得安乐,还生儿育女,夫妻情深,也就渐渐忘记了当初的叹息。要是真懂得礼义廉耻,不忍心离开故土,那即便一死,魂魄也能回到家乡。 ### 中间部分:批判德祐年间官员 德祐年间的那些官员,个个自称是像稷和契一样的贤臣,肚子里装满了理学知识,能滔滔不绝地谈论道理。可他们却抛弃了君主和国家,选择背叛。自己如此不忠,却要求妻妾去学习贞烈之道。 有些男人年纪大了却不明事理,而女子年纪轻轻却想要坚守节操。人的天性是天生的,不是靠教导就能改变的。在这危难的时刻,很少能见到真正的人中豪杰。 ### 后半部分:赞美贤德女性并感叹昭君 像王陵的母亲和王凝的妻子,她们既能尽到妇道,又能教诲子女,世间的妇人谁能比得上她们呢?只可惜昭君上马出塞时,没有更多的选择。 随着时间流逝,昭君容颜老去,单于也死了。她的魂魄虽想回到万里之外的家乡,可身体却永远留在了胡地。那月宫中的嫦娥如今也化为了尘土,要是她看到昭君的青冢,想必也会双泪垂落吧。
关于作者
宋代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