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庆关

高关拒重阻,险状固天设。 俯窥洪流奔,仰视赤崖绝。 来往无时停,千载一车辙。 我行触飞雨,舍辔上𫶇嵲。 筋劳不敢息,黄土百丈裂。 伊昔六国余,楚汉起相啮。 乘时急形便,利害校一髪。 生民入鞭笞,溪谷日流血。 时平属真主,汾壤事西谒。 翠华此回旋,万骑出岩阙。 斯人一何幸,泽浸厚地彻。 烜哉行庆名,高与日星揭。 干戈昔不守,符传今尚撤。 昏明变夷险,在德信前说。 愧无能铭才,吊古空惨切。

译文:

行庆关高耸在重重险阻之地,那险峻的模样本就是上天所造就。站在关上俯身往下看,能见到汹涌的洪流奔腾不息;抬头仰望,赤色的悬崖陡峭至极,仿佛要截断天空。 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从不停歇,可千百年来,道路上却只有一道车辙印。我出行时正碰上天降急雨,只好下马徒步攀登那高峻的山峰。筋疲力尽也不敢停下休息,只见那黄土层裂开了百丈之长的缝隙。 遥想当年,战国六国的遗绪未绝,楚汉之争又起,双方激烈地相互厮杀。各方势力都趁着时机,急切地争夺地势上的便利,为了微小的利益而争斗。老百姓遭受着残酷的压迫,就像被鞭子抽打一样痛苦,溪谷之中每天都流淌着鲜血。 后来天下太平,迎来了真正的君主。君主从汾水之地前往西边拜谒。皇帝出行的仪仗来到这里,千军万马从山间的关隘中涌出。百姓们是多么幸运啊,君主的恩泽像深厚的大地一样透彻滋润着他们。 行庆关这个名字多么显赫啊,它就像太阳和星星一样高高地闪耀着。从前这里干戈不断,关防却没能守住;如今连符传的查验都撤销了。 世事从昏暗到光明,从危险到平安,这变化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国家的安危兴衰,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施行德政。我惭愧自己没有撰写铭文的才华,只能对着古迹凭吊,空自感到凄惨悲切。
关于作者
宋代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