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判院晚春

杏褪残花点碧轻,残花含恨脱红英。 树连翠筿围春昼,风入青山送雨声。 不办扁舟访安道,何妨莲社醉渊明。 如公自是銮坡具,盍与吾君致太平。

译文:

### 翻译 杏花渐渐凋谢,那残留的花瓣轻柔地飘落在碧绿的枝叶间,仿佛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了枝头。 绿树与翠绿的竹子相连,环绕着这春日的白昼,微风轻拂,从青山那边送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 我没有准备好小船去拜访像戴安道那样的好友,不过这又何妨呢,就像在莲社中与如陶渊明般的人一同沉醉。 像您这样的人才,本就是能在朝廷重要位置施展才华的,为何不辅佐我们的君主,为国家带来太平盛世呢。 ### 注释与说明 1. “杏褪残花点碧轻,残花含恨脱红英”:描绘了杏花凋零的景象,“褪”“含恨”等词赋予了杏花以人的情感,形象地写出了落花的凄美。 2. “树连翠筿围春昼,风入青山送雨声”:展现了一幅宁静的春日画面,绿树翠竹环绕,风携带着雨声从青山传来,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3. “不办扁舟访安道”:“访安道”用了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戴安道即戴逵。这里表示自己没有去访友。 4. “何妨莲社醉渊明”:“莲社”是东晋慧远在庐山创立的佛教结社,陶渊明也与莲社有一定关联。此句意思是即便不能访友,和像陶渊明一样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沉醉也不错。 5. “如公自是銮坡具,盍与吾君致太平”:“銮坡”指翰林院,这里称赞对方有在朝廷重要部门任职的才能,希望对方能辅佐君主实现太平。
关于作者
宋代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