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佛日禅师赞

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 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 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 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 横三尺竹篦,气索列祖。 翻四河雄辩,贯通九流。 薄四海内外,罔不中伤。 旷百世上下,其谁与俦。 区区作是说者,如一尘之微,又何能重轻乎山丘。

译文:

当听闻那南来的薰风之时,就像人带着赃物被当场捉获,真相大白。在那树木倾倒、藤蔓枯萎的境地,一切已成定局,如同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 勘破了原本的禅机,他就像放在碟子上的青色蛤蟆,那般独特而醒目。摆脱了圆悟禅师观点的束缚,他的胸怀中有如同活泼猴子般灵动的智慧。 他横拿着三尺长的竹篦,那气势让历代祖师都为之气短。他能如滔滔四河之水般展开雄辩,知识贯通九流百家。 在四海内外,他的言论和行为没有不引起他人争议的。在百代上下的历史长河中,又有谁能与他相匹敌呢? 那些只是发表一些浅薄见解的人,就如同尘埃一般微小,他们的看法又怎么能影响像山丘一样伟大的他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广闻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初谒印铁牛。追随少室睦、无际派甚久。后谒浙翁琰于天童、双径,师之。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庆元府显应山净慈禅寺。移住香山智度禅寺、万寿禅寺。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移住雪窦资圣禅寺。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隠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