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了,家近扶桑最先照。 知知知,一双红杏换消梨。 莫莫莫,金鸡啄破瑠璃壳。 住住住,凤栖不在梧桐树。 过者四重关了,五里牌在郭门外。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一
译文:
### 译文
明白了,明白了呀,就如同家靠近扶桑的地方能最先被阳光照耀。那是一种先得领悟、早受启迪的状态。
知晓了,知晓了呀,就好像用一双红杏去换了消梨。这或许是说舍弃了一些看似美好却不那么实在的东西,换得了别样的收获。
罢了罢了,就像那金鸡啄破了琉璃壳。这意味着打破了虚幻、华美的表象,看到了更本真的东西。
停下停下,凤凰栖息并不一定要在梧桐树上。这是说不必拘泥于常规的认知和模式,有更广阔的选择和可能。
若能通过这四重关卡,就会发现五里牌就在城郭的外面。这里象征着历经重重考验之后,就能抵达一个新的境界、看到新的标志,意味着修行有成、境界提升。
### 解析
这是一首禅偈,语言比较隐晦,充满了象征意义。“扶桑”在神话中是日出之处,“家近扶桑最先照”象征着在佛法领悟上早得机缘。“一双红杏换消梨”难以确切解释,但可推测是一种舍弃与获得的象征。“金鸡啄破瑠璃壳”可能是打破幻相、悟得真谛。“凤栖不在梧桐树”强调不拘常规。而“四重关”“五里牌”是修行过程和成果的一种比喻表达。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广闻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初谒印铁牛。追随少室睦、无际派甚久。后谒浙翁琰于天童、双径,师之。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庆元府显应山净慈禅寺。移住香山智度禅寺、万寿禅寺。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移住雪窦资圣禅寺。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隠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