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堂

非才忝四邻,待罪涉一纪。 妨贤得云久,不退不自耻。 永厚复土初,叠奏犯斧扆。 乞身临本邦,多疾便摄理。 帝曰吁汝琦,辅翼甚劳止。 今俾尔荣归,揭节治故里。 均逸向盛辰,宠异固绝拟。 整装将北辕,羌衅兆西鄙。 俄易帅感秦,旰食论所倚。 艰难恶敢辞,奔走奉寄委。 天声方震扬,狡穴惧夷毁。 欵塞械凶酋,唯幸赦狂诡。 疆事计日宁,拙疹乘衰起。 披诚叩上仁,再遂守桑梓。 尫疲解剧烦,宴息良自喜。 园池昔恢拓,顾览尽遗轨。 独于北堂北,地胜失经始。 前人欲兴作,就此创基址。 中辍如有待,命我成斯美。 鸠材亟僝功,因陋谨增侈。 芳林环密阴,鲸口下洹水。 吾堂据其阳,万象来明炜。 匪直怡病襟,间足具宾簋。 僚属请吾名,在景或在己。 吾谓夸风光,未若尊制旨。 视榜以思报,义实昼锦比。 或笑此翁愚,荣极尚不已。 乡闾得𫏐休,胡自勤勤耳。 吾曰勤虽愚,吾虑亦长矣。 天地施大恩,报上尽蝼蚁。 终期谢贵仕,归第保颓齿。 吾舍与公居,相去百举跬。 岂无贤太守,有意待园绮。 安车时一来,为我此加礼。

译文:

### 前言 这首诗很长,详细叙述了作者韩琦的为官经历、归乡缘由、建堂过程等,下面为你逐句翻译。 ### 正文翻译 我本没有什么才能,却忝居要职与四方邻邦周旋,担此重任已超过十二年了。 我阻碍贤才晋升的时间太久了,却还不主动引退,实在是不知羞耻。 永厚陵复土之初,我多次上书,冒犯了圣上。 我请求回到自己的家乡任职,想着自己多病,在家乡便于调养身体。 皇上说:“唉,你韩琦啊,辅佐朝廷极为辛劳。 如今让你荣耀地回归故里,持节治理家乡。 在这盛世让你得以安逸,这份恩宠是独一无二的。” 我收拾行装准备北归故乡,可这时西部边境却传来了羌族挑衅的消息。 很快我就被调任秦地统帅,皇上为国家大事忙得很晚才吃饭,把国家安危寄托在我身上。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我怎敢推辞,只能奔走效力,接受朝廷的托付。 朝廷的声威正四处震扬,敌人害怕他们的巢穴被摧毁。 于是他们前来投降,还押解着凶恶的首领,只希望朝廷赦免他们的狂妄诡诈。 边疆的战事预计不久就能平定,可我这笨拙的身子却因衰老而疾病缠身。 我诚恳地向皇上表达心意,再次请求能回到家乡。 我这衰弱疲惫之躯难以胜任繁重的事务,能在家乡休息实在是让我欢喜。 家乡的园池以前曾进行过扩建,如今我环顾四周,还能看到当年的遗迹。 唯独在北堂的北面,那地方景色优美,却一直没有好好开发。 前人曾想在这里有所兴建,还打下了基础。 后来工程中途停止,好像是在等我来完成这份美事。 我赶紧筹集材料,努力施工,在原有的基础上谨慎地进行扩建。 芬芳的树林环绕四周,形成浓密的树荫,洹水从如鲸鱼口般的地方流下。 我的堂屋坐落在这向阳之处,万千景象都清晰明亮地展现在眼前。 这不仅能让我这患病的胸怀得到愉悦,闲暇时也足以用来招待宾客。 僚属们请我给堂屋命名,说是可以根据景色或者自身的感悟来取名。 我觉得只是夸赞风光,不如尊崇皇上的旨意。 看着堂名就能想着报答皇上,这意义实际上和“昼锦堂”是一样的。 有人嘲笑我这个老头愚笨,已经荣耀至极了还不满足。 在家乡好不容易能暂时休息,为何还要如此辛勤操劳。 我说:“这份辛勤虽然看似愚笨,但我的考虑却是长远的。 天地对我有大恩,我要像蝼蚁一样尽力报答皇上。 我最终希望能辞去显贵的官职,回到家中安度晚年。 我的住处和官府相距不远。 难道就没有贤明的太守,会像当年对待园公、绮里季那样礼遇我。 到时候坐着安稳的车子时常来看看我,给我一些礼遇。”
关于作者
宋代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