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题得雪浪斋石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𪨷石。 弃而违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忽然一旦获所遇,刮垢磨光呈美质。 骚人讽诵脱诸口,世宝不减和氏璧。 东坡居士岂好奇,偶尔得之心良怡。 巨盆沃以清涟漪,脉络雪浪纵横施。 平生我屡哦此诗,恨不见石心飞驰。 何人志古墨写迹,剡藤染就贴东壁。 似是而非不可知,诵诗对画长嗟咨。

译文:

在广阔无垠的四海大地之上,无数的山峦巍峨耸立,其中有不少奇形怪状、高耸险峻的石头。这些石头被人遗弃或者被忽视,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而那些喜爱它们的人常常遗憾它们被沙土侵蚀。 忽然有一天,有人遇到了这样一块石头,把它表面的污垢刮去,再经过打磨,它那美好的质地就呈现了出来。诗人们纷纷吟诵着关于它的诗句,世间对它的珍视,并不亚于和氏璧。 东坡居士难道是个喜欢猎奇的人吗?其实只是偶然得到了这块石头,心里就十分欢喜。他把石头放在巨大的盆中,注入清澈的水波,石头上的纹路如同雪浪一般纵横交错。 我这一生多次吟诵东坡居士写的关于雪浪石的诗,只遗憾没能亲眼见到这块石头,心里一直向往着。 不知是哪位有复古情怀的人,用笔墨把雪浪石的样子画了下来,画在了精美的剡藤纸上,然后贴在了东边的墙壁上。这画里的石头似是雪浪石又好像不是,真让人难以分辨,我一边吟诵着关于雪浪石的诗,一边对着这幅画,只能长久地叹息感慨。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