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生康祖从予海陵予荐之滁守赵叔明之门送以古诗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 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 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 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卤。 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 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 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 亲年当喜惧,药裹属𫌨缕。 劳子辞我去,天寒无乃苦。 滁阳贤太守,岂弟民父母。 青山照城郭,广厦庇风雨。 子往事占毕,可但费樽俎。 窗明棐几浄,坚坐勿闚户。 交情贵胆肝,师道在规矩。 何妨坐椎钝,未可习媚妩。 万里须坚车,百步要彊弩。 书来说新功,吾其俟飞羽。

译文:

### 整体大意 这首诗是宋代孙应时在海陵时,将孙康祖推荐给滁州太守赵叔明,并在送别他时所作。诗中通过引用典故,对比不同类型的儒生,赞扬了孙康祖特立独行的品质,表达了对自身学业懈怠的感慨,回忆了与孙康祖相处的时光,对他前往滁州求学之事进行嘱托和期望。 ### 逐句翻译 -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在孔子聚集弟子讲学的洙水、泗水畔那些一同学习的人当中,曾参年纪小而且生性鲁钝。 -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谁能料到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有深刻领悟的人,他的进步竟是如此之快。 -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很多儒生粗野鄙陋,这种情况从古时就已经存在了。 -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那些机灵乖巧的小儿,常常得意忘形,就像在车上手舞足蹈一样轻狂。 - “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年轻一代能够懂得取舍的,一百个人里也没有四五个。 - “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你呀,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独自坚守自己的道路,特立独行。 - “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卤”:唉,我离开了师友,岁月过得糊里糊涂、毫无收获。 - “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你屈尊与我交往,跟我在一起,未必能避免变得像我一样见识浅陋。 - “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我担任淮地县丞时公务很少,小吏们散去时已到了中午。 - “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我们一起吃着野菜汤和糙米,根本不计较谁是客人谁是主人。 - “亲年当喜惧,药裹属𫌨缕”:你父母年事已高,应该多留意他们的身体,细致地准备好医药用品。 - “劳子辞我去,天寒无乃苦”:辛苦你要辞别我离开了,天气这么寒冷,这一路只怕会很艰苦。 - “滁阳贤太守,岂弟民父母”:滁州有贤明的太守,他和蔼可亲,就像百姓的父母一样。 - “青山照城郭,广厦庇风雨”:滁州青山映照城郭,高大的房屋能为你遮挡风雨。 - “子往事占毕,可但费樽俎”:你去那里专心读书求学,可不要只想着吃喝应酬这些事。 - “窗明棐几浄,坚坐勿闚户”:要在明亮的窗前、洁净的书桌旁,安心坐着读书,不要轻易分心张望门外。 - “交情贵胆肝,师道在规矩”:与人交往贵在真心实意,学习时要遵循老师的教导和规矩。 - “何妨坐椎钝,未可习媚妩”:就算显得有些愚钝也无妨,但千万不可养成谄媚讨好的坏毛病。 - “万里须坚车,百步要彊弩”:要想走得长远,就需要坚固的车子;要想有好的成绩,就像射箭百步一样需要强劲的弓弩,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坚强的意志。 - “书来说新功,吾其俟飞羽”:你写信告诉我你新取得的学业成就吧,我会急切地等待你的消息。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