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焦山观瘗鹤铭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译文:

从前我就喜爱山樵(这里可能指创作《瘗鹤铭》的人)的书法,如今我踏上了山樵曾走过的路。 江边呈现出一派春天的生机,梅花和柳树都值得我用诗句去描绘。 山间的石头崎岖不平,石径也很狭窄,白色的浪花飞溅到我的衣服和鞋子上。 我靠近深渊,鱼和龙都受到惊吓;我抚摸山崖,猿猴和飞鸟也满心畏惧。 那古老的石刻文字难以仔细辨认,断裂残缺的地方被苍绿的苔藓保护着。 这石刻的年代实在难以考证,可它的书法却让我愈发倾慕。 我摩挲着石刻,再三叹息,想要离去却又忍不住停留片刻。 我对书法的喜爱之情还未消除,只遗憾自己年纪已大,岁月不再。 华亭的仙鹤自来自去,长江也只是一直向东奔流。 这千古以来的寂寥之意啊,在落日的余晖中,伴随着烟雾弥漫开来。
关于作者
宋代吴琚

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军节度使。复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宁宗时,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尝使金,金人重其信义。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称“吴七郡王”。卒,谥忠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