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庆成诗

燕翼传丕绪,龙飞袭庆基。 万年新景命,三岁始亲祠。 修己崇仁俭,承颜洽孝慈。 和平调玉烛,静谧偃锋旗。 九庙歆禋享,三宫集寿祺。 馨香端可荐,降鉴本无私。 宝律迎长至,觚坛蒇上仪。 贡金来牧伯,执玉列丞疑。 祼鬯清宫后,燔萧太室时。 青城收宿霭,黄道焕晴曦。 六骥銮舆稳,千牛彩仗移。 声文搜旧典,誓戒儆前期。 陟配尊皇祖,灵承合大示。 陶匏浮泛齐,茧栗用骍牺。 皦绎圜钟奏,忱恂祝册辞。 夜分风籁静,天近斗杓垂。 圣意弥寅畏,臣心尽肃祗。 钦柴灵下堕,拜胙福来绥。 乐与民同庆,宁颛已受厘。 荣光浮翠辇,欢抃拥彤墀。 日骑屯方罢,云韶乐共随。 一声传入跸,万目望华芝。 丹凤端门耸,金鸡涣号施。 厖恩沾动植,协气畅华夷。 星拱班徐退,天容喜可知。 干符宜永握,瑞牒遂停披。 嵩岳声洋溢,钩钤色陆离。 永承长乐养,恭奉未央巵。 锡羡均家国,储祥衍本支。 函生蒙帝力,击壤共春熙。

译文:

这首诗比较长且有很多涉及古代祭祀、礼仪等专业词汇,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译文: 祖先留下伟大的基业代代相传,帝王如龙腾飞继承吉祥的根基。 新的天命将绵延万年之久,帝王每隔三年开始亲自举行郊祀大礼。 君王修养自身崇尚仁爱节俭,侍奉长辈融洽于孝慈之道。 以和平之政调和四季气候,让天下静谧战火停息。 九座宗庙都享受着祭祀的供品,三宫之人都聚集着福寿吉祥。 祭品的馨香确实可以进献给神灵,上天的鉴察本就没有偏私。 用宝律迎来冬至这一重要时节,在觚形的祭坛上完成盛大的祭祀仪式。 各地的长官进献贡金,公卿大臣手持玉圭整齐排列。 在清净的宫殿中进行灌酒祭神的仪式后,在太室点燃萧蒿祭天。 青城的夜雾渐渐消散,黄道上闪耀着晴朗的阳光。 六匹骏马拉着銮舆安稳前行,众多侍卫护卫着彩色仪仗缓缓移动。 搜求旧有的典章来规范祭祀的礼仪和乐舞,提前进行誓戒以严肃庄重。 祭祀时以皇祖配享上天,诚心敬奉天地神灵。 用陶匏盛着清酒,选用肥硕的赤色牲畜作为祭品。 圆钟奏出清晰的乐音,祝册之辞饱含着诚挚的心意。 夜半时分风声寂静,天空中北斗星低垂仿佛就在眼前。 君王的心意越发敬畏虔诚,臣子们也都心怀肃敬。 焚烧柴薪祭天时神灵降临,拜受祭肉后福泽随之而来。 君王乐意与百姓一同欢庆,而不独占这祭祀带来的福祉。 吉祥的光彩笼罩着翠辇,人们在宫殿台阶前欢呼雀跃。 护卫的骑兵刚刚散去,美妙的云韶之乐随之响起。 一声传报皇帝回宫,万人都翘首望着华丽的华盖。 端门如丹凤般高耸,宣布赦令的金鸡仪式正在进行。 浩荡的恩泽滋润着世间万物,祥和的气息畅行于华夏与夷狄之地。 大臣们如众星拱月般依次退下,从君王的面容上能看出他满心欢喜。 帝王应永远把握这祥瑞的征兆,祥瑞的文书也不用再翻阅。 嵩山传来的颂声四处洋溢,天空中钩钤星色彩斑斓。 君王永远承受着长乐宫太后的养育之恩,恭敬地向未央宫的长辈敬献美酒。 将福泽赐予国家和家族,让祥瑞绵延至子孙后代。 天下百姓都蒙受着帝王的恩泽,如同击壤而歌的上古之人一样享受着春日的和熙。
关于作者
宋代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纳兰青云